12.打黑陷入尷尬和被動(6)(1 / 1)

楊明冷峻地說:“宋先生,現在打黑已經進入僵局,要靠證據來說話了。我們大家都在等待您的證據,您卻遲遲不交。再拖下去,您就成為阻礙事件進展的人……我認為您不給我們提供證據的惟一理由就是怕自己進監獄。您要是不說,我明天就回北京,寫內參時明確寫上您不肯提供證據。”

宋衛平看了看楊明,沉默片刻說:“這樣吧,我給李書福打個電話,我們還是一起行動。”

宋衛平就是這樣給李書福打電話的。

將近零點,陳培德、李書福、陳繼來等人趕了過來。幾個人換了個大一些的包廂。

“我和李總談得特別好,他已經答應把證據整理好,交上來,”陳培德興致勃勃地對坐在同一側的方益波和楊明說,然後轉頭,跟對麵的李書福調侃地說,“李總,他們是新華社的,主要寫內參。你把證據給了他們就等於交給了黨中央,你應該充分地信任他們。”

大家笑了,李書福笑過之後沒吱聲。宋衛平可能覺得他還存有顧慮,隻好敲了敲邊鼓:“李總,我們豁出去吧,個人問題就不要過於考慮了。”

李書福又沉默一會兒才開始說話,主要說的是他進入足壇之後的經曆和感受,最後說,交出證據肯定會有顧慮的,可是這事關係中國足球的發展,所以個人的顧慮也就不重要了。說起那些裁判,他說,聯賽的輸贏是裁判掌握的,這些人扒掉皮就是膽,根本就不考慮後果。

李書福和宋衛平表示分頭收集和整理證據、

淩晨一點半鍾,陳培德、李書福、陳繼來等四人告辭,宋衛平他們還要再聊一會兒。

當陳培德他們再坐上李書福的奔馳時,2002年元旦已經過去,街道靜悄悄的,偶爾出現一兩個行人。

眨眼間車就到了體育局,陳培德他們下車,與李書福告別,陳培德不忘叮囑一句:“李總,盡快把材料準備好交上來。你不會反悔吧?”

“放心吧,陳局長,我回去就讓人準備材料。你說的話我都記住了。”

話音剛落,奔馳絕塵而去。

陳培德欣喜地對陳繼來說:“新年伊始,大好的開局,真讓人振奮哪!”

說罷,他仰望著還被夜色籠罩的天空,情不自禁地說一句:“天快亮了。”說完,老哥倆向家走去。

1月2日,在宋衛平的動員下,小方向方益波、楊明提供了綠城做裁判工作的詳細過程,並提供了涉黑裁判的名單和金額。宋衛平不僅把涉黑裁判名單遞交給中國足協,還做通裁判陳國強的工作,他答應接受方益波和楊明的采訪。李書福也兌現了元旦之夜的部分承諾,桂生悅給方益波和楊明提供了四位涉黑裁判,不過沒交代詳細過程,受賄金額也不確切。兩家俱樂部提供的涉黑裁判有7人,其中有幾位是兩家同時舉報。盡管事後陳國強沒有接受采訪,方益波和楊明還是大有所獲。

1月4日,新華社發表了楊明和方益波的報道《新華社記者調查取得突破:中國足壇確有“黑哨”》,報道說:“在浙江綠城和廣州吉利董事長宋衛平和李書福以及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陳培德等人的協助下,新華社記者對’黑哨‘事件的調查采訪取得突破:中國足壇確有’黑哨‘。從記者了解到的有關線索和材料看,有多名裁判接受’黑錢‘,甲B聯賽也存在’假球‘問題。新華社已通過有關渠道反映此事,並將繼續跟蹤報道這一事件。”

報道不足200字,不僅全國媒體紛紛轉發,還引起國外媒體的關注。《德國之聲》隨之發表《中國“黑哨”足以震驚世界》……

《球報》預測黑哨將進班房,並十分樂觀地說:“很多人已經站出來了,中央級的媒體也參與進來,中國足協所謂的證據一說再也搪塞不過去了。”

“黑哨”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足協沒有反應。除綠城、吉利之外,其他俱樂部鴉雀無聲。

1月4日,中國足協召開甲級俱樂部總經理聯席會議,27家俱樂部的老總聚集成都。有報道說《中國足壇確有“黑哨”》發表之後,中國足協不表明態度卻悄悄地開聯席會,到底是什麼用意?有人認為足協可能想跟俱樂部商議和平解決“黑哨”的辦法,也有人認為足協想跟俱樂部老總組成聯盟,共同討伐炮轟者。其實,這不過是巧合,這個會在綠城、吉利聯手揭黑之前就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