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高考改革實驗田全麵鋪開(1)(1 / 1)

1990年:高考改革實驗田全麵鋪開

(一)

1990年3月2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一場氣氛活躍、發言踴躍的討論正在進行。國務委員、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同參加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共商教育大計。作為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李鐵映對代表提出的問題當場回答。

樂山師專教師王莉文,這位來自基層的代表情緒激動地搶過話筒說:“我有三個希望:一是高考製度必須改革。現在高考成了‘指揮棒’,中小學教育都圍著轉。二是希望采取有力措施把濫編濫印資料的‘風’壓下來,減輕學生負擔。三是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不能把發表了多少論文和文章作為主要標準,否則教師就不可能把時間與精力放在學生的思想教育與教學上。”

“好,講得好。”李鐵映聽到這裏連聲說。“對於大家提出的問題我當場回答,免得越積越多。”代表報以熱烈的掌聲。他接著說:關於高考製度的改革,今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決定,我國準備在1994年全麵實行會考製度。目前已有9個省實行了這一製度。實行會考製度可以改變“一張卷子定終身”的弊端。

對王莉文代表談到現在濫編濫印資料的問題。李鐵映說:“教委已發出通知,今後教學輔助教材必須經中央和省一級教育部門審定,否則不能編印。中學教師的職稱評定也不能把發表了多少論文和文章作為唯一標準,教師要一心重教。”會場響起一陣掌聲。

甘孜理塘縣中學副校長王大德代表一邊鼓掌一邊拿過話筒:“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地區教育人才奇缺,教學設備困難。我縣1968年以來分配的14名大學生全部走了。”李鐵映馬上回答說:“這個問題要予以重視。目前,教育問題的重點和難點是農村。必須解決農村教育。一是經費,二是教師。師範、農、醫教育問題都是農村問題,這三方麵的教育改革要麵向農村。”

其時,麵對圍繞高考的一係列問題,一係列改革措施已在試驗田裏經過幾年培養,逐步成熟。在高考改革的緊鑼密鼓中,1990年,一係列舉措在反複試點、慎重醞釀後出台,高考製度改革由局部試驗轉向全麵鋪開。

(二)

高考標準化考試自1985年在個別省區試驗以來,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有了必要的準備,國家教委決定1990年推廣到全國各地。1990年各省、市、自治區實施標準化考試的科目不盡相同。英語,各省、市、自治區全部實行標準化考試;化學、政治兩科,大部分地方實行標準化考試;廣東、四川、海南、廣西、寧夏5省區,高考的9門科目全部實行標準化考試。

199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廣泛推行標準化考試,這是我國自隋唐以來考試方法和閱卷手段的一個重大改革。

實行標準化考試的科目,試卷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選擇題,答案寫在另一張卡片(答題卡)上,另一部分是“主觀題”,答案寫在試卷上。選擇題的答題卡由計算機掃瞄閱卷計分,主觀題由閱卷人閱卷評分,兩者相加,即是該科考試的成績。今年實行標準化考試的科目,選擇題所占的分數,9科平均約占50%。

實行標準化考試的目的是使考試、閱卷的方法與手段現代化,把閱卷評分的誤差控製到最低限度,使考試成績盡可能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同時也可以減少閱卷所花的人力、財力、時間。國家教委考試管理中心主任楊學為透露,到1991年,各地高考所有科目都將實行標準化考試。國家教委考試管理中心將公布各科的考試說明,說明考試的範圍、方法,選擇題的比重及題樣介紹,並將建立各科的題庫。

高中畢業會考經過幾年在一些地方試行以來進展順利,成績顯著,表明它有利於全麵貫徹教育方針,已在浙江、上海、海南、湖南、雲南4省1市實行。國家教委決定自1990年起3年內在全國所有高中實施。

高中畢業會考,即高中畢業證書文化考試是國家承認的地區性水平考試,與現行的由各學校自行命題的高中畢業考試不同。從試行的情況來看,會考科目分考試科目和考查科目兩類。考試科目一般包括高中階段教學計劃所規定開設的9門文化課。體育、勞動技術、社會實踐及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的實驗等為考查科目。高中畢業會考是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根據高中各門課的教學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和閱卷。考查科目由市、縣或學校根據統一的會考標準命題。實行畢業會考,高中不再分文、理科,3年內所有高中生都要參加高中各門課的會考。會考成績分幾等,最後一等為不及格。參加全部科目的會考、成績及格的學生可獲得會考證書,會考成績作升學和就業的參考,沒有獲得會考證書的學生不得參加高考。

實行高中畢業會考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有利於使普通高中從升學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促使學校致力於把全體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畢業生,克服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傾向,高考的“負麵導向”將被高中畢業會考製度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