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擔心,這發子彈並不是由於你同伴的失誤而打到你身上的。”
卡羅特在一旁冷冷地說道。
“卡羅特小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斯坦利一臉迷茫地詢問道,顯然他還沒有搞清楚事情的狀況。
“斯坦利先生,如果你現在能趕到對麵的寫字樓的話,應該會在高層未裝修的地方找到一位女性,她就是卡爾沃旅館裏年輕的服務員,米哈伊爾·瓦季姆。”
“你說米哈伊爾,可是,她不是昨天就被毒死了嗎?”
“仔細想想,你是從誰口中得知她的死亡信息的?”
斯坦利看了看被壓在地板上動彈不得的年輕人。
“瓊恩·雷諾·奧古斯托,隸屬於聖日耳曼警察廳技術部門的一名探員,在過去的十二天內實施了六次殺人事件,我說的沒錯吧。”
瓊恩趴在地上,並沒有理會卡羅特的問題。
“瓦季姆…在哪兒?”
“她已經死了。”
“你說什麼?!”
聽聞此言,他雙手撐地,愈發用力地嚐試著甩脫壓在自己身上的斯坦利。
“科威特,科威特!快來幫忙!”
得到命令的探員從門外走了進來,二人一起將瓊恩控製住,給他的雙腳也加了一副手銬。
“你們在偵辦案件的時候,遺漏了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疑點,那就是作案者的筆名。”
卡羅特不再理會地板上不斷掙紮著咒罵她的瓊恩,轉身開始向斯坦利解釋自己的推導過程。
“【1792的個人主義者】,隻是從表層意思上理解的話,用字母表示就是1792s Individualist,這些單詞無論如何都無法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所以,它們必然有什麼隱藏的含義。”
“大學學習近代曆史的時候我曾經了解過1792年8月10日發生的法蘭克福大革命,而當我將August和Ten這兩個單詞帶入進去時,發現依舊無法組成通暢的語句,於是我便把重心放在了Individualist上,個人主義者的終極含義就是實現自我價值,也就是他們常說的【我就是我】,這句短語用字母表示就是IamI,如果用August和IamI造句的話,隻需要簡單的組合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也就是I am Augusti。”
“當然,也不排除犯案者的名字裏可能帶有Teni的可能性,不過,在我托一位朋友調查完瓊恩先生之後,這種想法就被我從腦海裏移除了。”
“過去十二天內出現的受害者均為女性,如果不是犯人有什麼特殊癖好的話,這麼做的原因也隻有一個,那就是某個女性曾經對他造成過巨大的心理創傷,調查到的資料顯示,瓊恩先生在第一起殺人案發生之前與他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了,對方是我們最初在旅店二樓發現的那名女性。”
“在此之後,他的精神狀態一直很差,直到有一天,他進入了一家酒館,遇到了當時還不在卡爾沃工作的米哈伊爾,二人相談甚歡,第二天瓊恩就對她告白了,當米哈伊爾聽聞瓊恩曾經的遭遇後,決定幫助他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