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火電廠的運作離不開汽輪機葉輪的持續旋轉來產生電力。這一過程是持久的,因此會產生大量的摩擦和熱量,導致軸承嚴重磨損,甚至起火。就像汽車發動機需要添加潤滑油一樣,汽輪機同樣需要加入一種叫做“透平油”的東西來減少摩擦和散熱。由於汽輪機一直在運轉,因此這個“加油”的過程也是動態的,需要不斷加入新的透平油。
然而,用過的透平油並不被浪費,它們會被濾油機過濾,去除其中的機械雜質、氧化副產物和水分等,從而得到相對純淨的透平油,這些油再被重新利用。
最近發生了一起事故,冀北電廠一個15萬千瓦的機組濾油機的油管接口處出現了泄漏,導致一部分油灑到了下方的熱管道上,最終引發了火災。幸運的是,當時值班的人員及時發現了這個情況,並迅速撲滅了火源,立刻向上級報告,暫停了這個機組的運行,進行緊急搶修。在經過三個小時的修複後,這個機組得以重新啟動,沒有釀成更大的災難。
盡管結果是好的,但過程卻十分驚險。假設值班人員沒有及時發現並撲滅火源,幾分鍾的時間就可能導致整個機組的火災甚至爆炸。一個15萬千瓦的機組在這個時代是極其昂貴的國有資產。此外,如果這個機組停產,冀北電廠將直接損失15萬千瓦的發電能力,從而影響到整個華北電網的運行。全廠的人都會因此承擔責任,即使是牛大猛也不例外。
在考慮了前因後果後,張逸夫不禁點了點頭。牛大猛看上去粗糙,但其實非常細心。雖然這次事故並未產生嚴重後果,但他采取了小題大做的處理方式。在電廠這種安全問題上,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必須防患於未然。
同時,張逸夫想起了父親曾經說過的話:安全第一。
“怎麼了?你有什麼想法嗎?”邱淩用不屑的語氣打破了張逸夫的沉思,“那些機器你見過嗎?要不要我告訴你濾油機的原理?”
牛大猛見張逸夫一直沒有說話,便打圓場說道:“逸夫畢竟剛來,對電廠設施還沒有充分了解。這樣吧,邱淩你先帶他四處看看吧,學習學習再談。”
“我就說吧,他怎麼可能懂這些呢。”邱淩邊搖頭邊應承道。
其他人都稍微鬆了口氣,他們覺得牛大猛太過神化大學生了。大家都是人,都要工作了才有經驗。一個大學生隻不過是在學校多泡了幾年而已,哪有那麼神奇?
他們不知道的是,張逸夫並不是想不明白事故原理,而是在思考如何表達才能不得罪人。電廠事故處理的結果往往取決於科學之外的因素。
張逸夫沉思片刻後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他起身問道:“牛廠長、各位領導,我有個問題不太明白。”
邱淩不耐煩地擺擺手說:“等下再問吧,別讓我們一幫人陪你聽課。”
“就一個問題,問完就踏實了。”牛大猛擺擺手讓邱淩別再羅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