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能再放小李鴿子了(1 / 2)

“是,但低功率機組將來會麵臨淘汰,同時牽扯到太多的用工量,效率提不上去。長久來說,60萬的機組人力成本和能耗都會降低許多,運行幾年便可以彌補一次投資這方麵的成本,而且60萬機組可以保證幾十年不被淘汰。您方才說是要建設百萬千瓦的大廠,這一定是一個國家級工程,一個先進且具有開創性的工程,這一步遲早要邁出,電廠施工周期長,即便是現在開始設計,投產恐怕也要四、五年後,段總,人生有幾個五年?”

複製代碼

張逸夫無心而言的一席話,不偏不倚地正中段有為下懷。

不知不覺,段有為已經度過很多個五年了,他運轉過幾萬千瓦,甚至幾千千瓦的柴油發電機,他同樣也參與過幾十萬千瓦、上百萬千瓦大廠的設計與管理,人生已經足夠輝煌,但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自己窮盡一生的時間,在趕日追美的口號中奮鬥,然而到快退休的時候,這個目標依然遙遙無期。

他清楚,這個目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但總有,總有那麼一點點不甘心。

我這輩子,能見到那一天,多好啊。

60萬千瓦的機組,那是隻有日美歐發達國家才擁有的技術,就連他們,現今都不舍得投產太多的,倘若有一天,中華大地上都是這-一-本-讀-小-說-樣的機組,有著比日美還要發達的技術與電力產業,那該是多麼自豪的景象。

看著張逸夫的雙瞳,段有為仿佛感覺到,這個年輕人在期盼著那一天,並且會如自己一樣,用一生的時間去追趕那一天。

誇父逐日麼?段有為不知道。

牛小壯見段有為呆滯許久,連忙上前問道:“段總,身體不舒服麼?”

“沒,沒。”段有為慌了個神兒,收斂情緒,繼續問道,“逸夫,那你認為該采用哪家的設備?”

“就國情而言,三菱和東芝更著重於細節效率,西門子和abb雖然質量同樣過關,但在多項參數和生產壽命上,有所不如。”

“大學裏有研究進口電機的課程?”

“沒……這方麵的知識我主要是去圖書館和新聞得來的。”

“你可知道那種規模機組的成本?”

“這個我就真的不知道了。”張逸夫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段總,很多事,可能是我想的太理想化了,總覺得用一下他們的核心部件,其它部分咱們自己做的話可以節約很多。”

“嗯,我明白了。”段有為陷入了沉思,進入了技術人員特有的那種思考模式,並未多說什麼。而是回身默默向外走去。

默默呢喃:“他想不到。張逸夫的很多話會給他帶來一番新的指引。”

現在的國產設備生產商還是有一些的。但機組功率不高。使用壽命也短。質量上明顯不如日美的機組好在成本低。更換方便。如果是小容量機組的話。完全可以采用而剛剛張逸夫我提出了一個改進的概念。就是隻用進口機組的核。由國產廠商完成其他部分的製造。這麼幹很多人都想過。但由於技術和材料所限。難免會發生大馬拉小車的情況。設備在使用中各個部件質量差距過大十分影響生產固沒有大範圍采用。尤其是大功率的昂貴機組這麼幹容易暴殄天物。當然簡短的對話中隻有段有能想到這一層牛小壯等人聽得完全是雲裏霧裏我的天……牛小壯看著段有為若有所思離去的身影驚道“逸夫你連總工都給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