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

應天府秦淮河畔。一個約莫十來歲左右的小男孩依著大柳樹,眼睛盯著秦淮河上的花船,心中不知在盤算著什麼。

隻見他錦衣華服,一身行頭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加之他身後有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人,約莫是書童打扮。在大明這樣的出場陣容,也隻有那些富裕人家出來的人才有。

小爺,奴婢求您了,去不得啊,今日咱們勾欄聽曲,明日奴婢就得身首異處了啊,小爺!傳到皇爺和太子爺的耳朵裏,我活不成呀。

此人口中的小爺,可不是那些普通富貴人家和勳貴人家的孩子。就這麼說吧,大明朝是他家的,他爺爺是朱棣。

就是那個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侄子皇位;五征漠北;編纂《永樂大典》的明成祖朱棣。

他爹是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就噶了的明仁宗。

什麼?還不知道他是誰?

那您列位肯定知道他兒子。明英宗朱祁鎮。代號:大明戰神、瓦剌留學生、叫門天子,明堡宗是也。沒錯,主角就是他爹:明宣宗朱瞻基。

咱們的主角今年11歲。(關於朱瞻基的出生日期,一說1398,一說1399,本書取1398。古人以虛歲計算。)朱棣的嫡長孫,朱高熾的嫡長子,用朱棣的話說,這是未來的太平天子。

“我不去,我就看看,看看不犯法。”朱瞻基懶洋洋的回了一句。身後的小廝如釋重負的吐出一口氣。

不出意外,曆史上的朱瞻基會接他爺爺和他爹的班“繼承祖宗家產”,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底下有著累累白骨的位置——皇位。奈何此瞻基非彼瞻基。

喜聞樂見,“真瞻基”被“假瞻基”魂穿了。

穿越過來已經五年了。五年前的朱曆是一個21世紀的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那個畢業即失業的大環境下,他又被分手了。在這種雙重打擊下,朱曆擺爛了,躺平了,無所謂了,愛誰誰了。

每天在家裏渾渾噩噩,吃了睡,睡了吃。白天不起,晚上不睡,打遊戲,看小說。可能是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在他晚上手機邊充電邊看小說的時候,手機漏電。。。。。。

再睜眼,有意識的時候就來到了大明。老天爺看不下去了,讓我再活一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三代,嫡長孫那種。

本來挺高興,想著可以完全躺平,以後當個小王爺就行,那個皇上誰想當啊,家人們,誰懂啊,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有時候還性命不保啊,狗看了都搖頭。

可是誰曾想,我那個便宜爺爺和便宜老爹就認準我了。我不吃,是硬往嘴裏塞啊。那個解縉還說什麼好聖孫大明可旺50年,我爺爺要是知道朱祁鎮那些事,哼哼,到時候死了棺材板都按不住。。。

對於我這種胸無大誌,一心隻想躺平的人來說,這太悲催了。

所以這五年來,朱瞻基一直在作死的邊緣來回試探,這不,今天想搞個大的,勾欄聽聽曲。

就是不想未來當皇帝。外人隻看到皇帝表麵風風光光,其實大部分皇帝也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更不是隨心所欲,一言不合就殺殺殺。都是隻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當然本朝太祖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