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字,我深感榮幸,也惴惴不安。
榮幸的是,書裏的博主們,令我望文景仰。能為這些珠璣字句做個拋磚,幸莫大焉。
惴惴的是,於大師們麵前撰文,屬班門弄斧,未免忐忑。
準確說,這不是鳳凰網的書,這是博主們與網友們的書。
我想在這裏致敬的,也正是我們的博主與網友。你們的博文,讓我讀到了普世的經驗,感知了中國的艱難。你們的跟帖、推薦,讓我體會到你們的智慧與眼光。
沒有你們,哪有我們。鳳凰網博報這個平台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在中國的互聯網界,我有一“名言”:微博是個屁。說法有當時的局限,但這其中,的確有對於微博和博客的比較。
中國當下,事件、問題、話題層出不窮,在互聯網的各角落裏衝突、激蕩,尤其是這一兩年的微博。遺憾的是,現實之錯綜複雜,要用一百四十字概括,終是艱難。再加上幾重@、評論,一個事件、爭議往往要頗費一番工夫才能看清端倪。
而博客,真正地以博主為核心,是典型的自媒體平台,文圖空間大了N倍,可深入,可細致,可鋪陳,也就有了縱橫捭闔的空間。文章展示以博主為軸,或以話題分類,或以時間分類,雖然不如微博的熱鬧,但整體邏輯清晰,一目了然。所以,“7·23溫州動車事件”後,縱然“中國慢些走”的說法於微博廣傳,可萬千個微博、轉發,都最終指向童大煥先生的那一篇博文。可見,微博以喧鬧奪目,博客以深沉與品質見長。
鳳凰網的博客,自辟蹊徑,叫做“博報”,slogan是“博采眾家之言,報聞公民心聲”,以強調自身的媒體屬性與內容品質。
自創建來,鳳凰網博報密切關注中國的當下,無論是對改革、法治,還是經濟、民生,以及文化、思想,這個平台始終堅持風骨,盡力擔當,胸懷溫度,流露著真摯性情。
對這一切,我深深讚同。
也許因為鳳凰網性情流露直率,難免招來不同意見。甚至有人賜鳳凰網一些綽號。好吧,我們笑納了。鳳凰也罷,別的禽鳥也罷,都有羽翅,都有喉嗓,都可以打鳴,都可以高飛。
四周的意見,無論是否善意,我們會恭聽、會思考、會辨析、會自省,以精進我們的業務,校正我們的路途與方向。
有一點不變:無論自稱鳳凰,還是被命名為其他的鳥類,我們都樂為中國的進步而歡鳴、飛翔!
(作者為鳳凰新媒體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