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常見病征按摩保健((5)(2 / 3)

1.局部型頸椎病

局部型頸椎病,又稱頸型頸椎病、韌帶關節囊型頸椎病。長時間地低頭或側首,可使頸椎的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化,而纖維環則受到異常的壓力,分布於纖維環的竇椎神經被刺激,反射至神經根的後支,導致肌肉痙攣。此病發生的年齡男子多在30歲以上,出現頸部疼痛,位置較深而彌散,可波及枕部、頂部、肩背部、上背部、上肢部,但不按神經幹的走向發作。疼痛常於清晨醒後發生,受寒、頸項突然扭轉、頭部位置不當及體力活動後易誘發。

【取穴及部位】指揉合穀穴,拿項部,指按風池穴,推棘突旁。

【操作要求】

(1)折揉合穀穴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的前方或側前方,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丈夫的合穀穴,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手法的力度不可過大,動作須緩慢。一側治畢,再治另一側。

(2)拿項部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的身後,以單手拿法治療丈夫的項部。自項部的上方始,逐漸治向其下方,持續治療3~5次。手法須柔和,動作應緩慢。

(3)指按風池穴體位如上,妻子以單指按法治療丈夫的風池穴,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手法須柔和而緩慢。一側治畢,再治另一側。

(4)推棘突旁體位如上,妻子以兩手拇指推法同時分別治療丈夫項部及上背部椎骨棘突的兩旁。自第三胸椎水平線處始,治向第四頸椎水平線處,持續治療數下或十數下。兩手的動作須協調一致,緊鄰棘突連線兩旁而治之,力度應均勻,手法應緩慢而行,每分鍾不超過30下。

2.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又稱頸臂型頸椎病,是數種頸椎病類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其病變多位於頸椎的下段。項部、肩背部出現疼痛或酸痛,且按受患的神經根分布,放射至前臂及手指,多為單側。

【取穴及部位】滾項背部,指揉項部,指按天鼎、缺盆穴,指撥極泉穴,指按風池穴,拿肩井穴,指揉外關、合穀穴,撚手指,搓上肢。

【操作要求】

(1)滾項背部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的身後,以單手滾法治療丈夫的項背部,以患側為重點,持續治療數分鍾。勿使丈夫的頭部及軀幹部有明顯的晃動。

(2)指揉項部體位如上,妻子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丈夫的項部。自項部的上方始,逐漸地治向下方,持續治療3~5次。手法須柔和,動作應略緩慢,每分鍾不超過70下。

(3)指按天鼎、缺盆穴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的患側或側後方,以單手拇指按法治療丈夫患側的天鼎、缺盆穴,持續治療二三十秒鍾。手法的力度須適當。

(4)指撥極泉穴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的患側或側前方,以單指撥法治療丈夫患側的極泉穴,持續治療數下或十餘下。手法須柔和。

(5)指按風池穴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身後,以單指按法治療丈夫患側的風池穴十餘秒。

(6)拿肩井穴體位如上,妻子以右手拿住丈夫右側的肩井穴處,左手拿住左側肩井穴,兩手同時緩緩用力,持續治療十餘秒鍾或二三十秒鍾。手法的力度應逐漸加大,至丈夫能忍受為度。

*****指揉外關穴、合穀穴丈夫取坐位,妻子立於丈夫的患側,以單手拇指揉法依次治療丈夫忠側的外關及合穀穴。於每個穴位處,各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

*****撚手指體位如上,妻子以單手撚法治療丈大患側的手指。自拇指始,然後依次治療食指、中指、環指、小指。自手指的近端治向遠端,手法的動作幅度須大,移動應緩慢。

(9)搓上肢體位如上,妻子以搓法治療丈夫患側的上肢,自其近端始,逐漸治向其遠端,持續治療3~5次。

3.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積累性勞損、外傷等引起頸椎間盤向後突出或骨質增生處壓迫脊髓所致。

【取穴及部位】指揉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指按居髎、環跳、承扶穴,指揉腿部膀胱經,拿大腿前麵,拿小腿後麵,指按風市、血海、陽陵泉、足三裏、三陰交穴,指揉項部,滾岡上肌,指揉風池穴,拿項部,拿臂部,撚手指,拿肩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