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詔書(1 / 2)

陳賢欣賞著舞蹈時,絲毫沒有關注不遠處列水城的戰況。

當他確定武鴻禎身死的時候,就不再將注意力放在列水城了。

至於伊藤井上率領的大軍,陳賢則根本沒有放在眼中,一支中了計謀軍隊,終歸是必敗的結局。

不出陳賢所料,隨著三萬援軍趕到,列水城大魏軍隊士氣大振,最終將這一支五萬精銳倭國軍隊全部留在了列水城。

這支軍隊被消滅後,大魏軍隊並沒有停下來,他們在最短的時間中殺向了海馬島。

但因為戰船不足,加上水軍戰鬥經驗不足,最終付出幾百人代價後,他們並沒有攻下海馬島。

加上武皇已經沒有心力遠征倭國,蒙古帝國吞並弱小部落後實力大漲,大魏需要重點防守北部邊境,與倭國一戰的事情也就暫時放緩了。

秋去冬來。

轉眼幾月時間過去。

在這幾月時間中,陳賢在高句麗頒布了很多政令,大多是幫助休養生息的。

相比於先前連飯都吃不飽,在平分貴族土地,再散發糧食種子後,這時候的高句麗人已經能夠活下去。

此外,陳賢還大力鼓勵生育,推行糧食獎勵政策,單單這幾月時間,高句麗就多出數萬孕婦。

加上大魏大力推行移民,強製高句麗人學習大魏語言。

照這個趨勢發展,要不了十年,高句麗便會初步漢化。

前幾日陳賢已經收到武皇的詔書,允許他回朝。

不過在離開之前,陳賢還需要做一些部署。

密室之中。

經過陳賢幾個月的親自訓練,李廷幾乎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起來吧。”

“謝廠督大人。”

李廷如今已經徹底掌握了大魏語言,與此同時他同樣修習了簡化版縮陽功。

那看向陳賢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尊神。

以他對陳賢的尊崇,就算陳賢讓他去死,他都會毫不猶豫。

“這幾個月,本領已經交給你了,也該讓你辦一些事情了。”

自從陳賢吞並盧家在高句麗的產業後,實際上沒有完全壟斷高句麗的重要產業。

有的高句麗本地家族還在參與經營,並沒有聽從陳賢的管理。

之所以留下這些家族經營,正是為了李廷站出來吞並他們,隨後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聽完陳賢的話,李廷雙膝跪拜,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把這件事情辦好了,會有精通經營的人協助你管理的。”

陳賢再次補充道。

“謝廠督!”

李廷離開後不久,整個高句麗範圍內便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

大部分高句麗人在這一天知道了李廷的存在。

李廷施展自己強硬手段後,幾乎沒有花多少錢,便將大大小小本地家族手中的店鋪、資源搶走。

在這過程中,很多不服氣的家族直接被軍隊屠戮殆盡,剩下的人隨後選擇了臣服。

至此,幾乎所有高句麗的重要產業都被陳賢掌控在了手中。

至於從前經營的人,則會被聘用其中優秀者,此外,陳賢還派出了大量大魏人充當掌櫃。

有這些人的經營,海量財富通通被陳賢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