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大地冰雪融化,萬物複蘇,春天已然來臨。
此時已經臨近夏天,春耕早已經結束。
武卿登基後,年號定為寧武。
所以今年就是寧武元年。
今年的風調雨順,加上陳賢讓大魏各地郡縣興修水利,改善農居,發放耕牛……讓百姓們歌功頌德,感激不盡。
這些舉措頗為成功,如果今年後麵不出現什麼災荒的話,這一年的糧食產量絕對能夠翻上一番。
同時,陳賢也在關中、巴蜀實驗推廣種植了土豆以及新找到的玉米。
這兩種作物在美洲時就經過了當地土著的馴化,因此產量極高,而且適應能力很強。
有了這兩種糧食產物的種植,整個大魏至少能夠養活三倍人口。
人口一多,陳賢就能夠擁有源源不斷的後備兵員,到時,一但麵臨戰爭,大魏動員後,便會成為一個恐怖的戰爭機器。
此外,這段時間陳賢已經視察了造出來的蒸汽機。
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陳賢大為高興,當場重賞了孔尚。
與此同時,陳賢也介紹了關中老牌貴族崔家的女兒給孔尚。
這崔家跟那南下的崔博本是一宗,但他們在陳賢與崔博之間選擇了臣服陳賢。
對此陳賢也不吝惜官職,在考察後仍然讓他們的家主做侍郎。
有陳賢提親,即使心中有些不情願,崔家還是答應將嫡子嫁過去。
娶親之後,孔尚幹勁十足,他根據陳賢提供的方法,改進了煉鋼的方法。
現在煉製出來的鋼鐵,已然能夠支撐製作一台蒸汽火車出來。
甚至,前幾天,在孔尚等工匠的努力下,一艘鐵艦已經在使用蒸汽機為動力裝置。
這不僅加快了船隻前行的速度,更是大振人心。
這恐怕也是徹底改變航海世界的一種發明了。
帝都城郊。
看著地麵上擺放的巨型大炮,陳賢摸索著冰冷的鋼鐵。
工匠打磨得極為細心,每一寸鋼鐵都是經過了特殊工藝的製作。
“放炮彈,試試威力!”
這是陳賢根據記憶中的大炮構造親自畫出來的圖紙,所以在在場的人眼中,眼下的龐然大物實際上是九千歲發明出來的。
陳賢的跨時代圖紙,加上大魏最為頂尖的匠人,讓這火炮不可能不精密。
隨著一聲炮響,炮彈精準打在了一千米外的目標上,並且將石頭圍城的目標直接轟的粉碎。
見狀,周圍的人都是震驚了。
畢竟是這大炮造出來的第一次實驗,零失敗率加上這麼強大的威力,幾乎讓人吃驚。
所有人在這種時候都不約而同看向了淡然的陳賢。
大家都是大魏最為頂尖的匠人,此時哪裏還意識不到這位廠督大人的妖孽之處。
這麼牛到了極點的發明,旁人恐怕是想破了腦袋都是想不出來的,更別說陳賢這種接二連三發明新奇東西的人了。
蒸汽機、鐵船、提純版火油到現在的大炮,這九千歲身上還有什麼讓人不知道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