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經濟和科技等各方麵全麵發展,神州飛船上天,上海合作組織成立,申奧成功等等一係列事件的發生,在經濟繁榮的同時極大的提升了民族自信心。而李雲飛還知道,接下來祖國還會加入WTO,國足還會第一次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際資本市場的不斷衝擊之下,極大的促進了國內影視娛樂業的繁榮發展。國外的影視開始引入國內,給國內影視工作者帶來強大的震撼的同時,也讓政府下定決心,快速推動影視文化產業的改革。
這個時候的中國,互聯網產業雖然在茁壯成長,但影視文化產業卻依舊固步自封,傳統疆化。私人資本還未能進入影視業,拍電影也隻能由全國各大國營電影廠來拍,放映則是交給全國各地的省市國有電影公司。
不過,顯然國家高層敏銳的意識到了未來文化產業在國際影響力上必然占有重要地位。於是開始有意識的扶持。今年開春以來,各項扶持影視產業的製度不段推出。比如打破國內私人不得拍電影的傳統,現在私人隻要有錢,去廣電總局取得拍攝許可證便可以開拍了;開始立法保護版權,嚴厲打擊盜版;開始下決心引進私人資本,推動院線製度的建設等等一係列的優惠政策相繼出台。
在李雲飛看來,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一個可以任由他自由馳騁的時代!國內影視產業剛剛起步,各項技術也不完善。而他卻擁有未來一整個影視庫。隻要想想,他就全身顫抖,中國娛樂史上,他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或許,中國娛樂之父的桂冠就要戴在他的頭上了!
當然,未來的中國娛樂之父現在還很弱小。他正規規矩矩的待在教室裏上課。表麵上目不轉睛的盯著講台,腦海裏卻是思考著劉蓓蓓和書商談得怎麼樣了。《大漢》最後一卷已經交給了湘北青年文藝出版社,現在他的新書卻是交給了自己的公司去操作。全國各地的書商談妥了,這邊公司立馬就會啟動宣傳計劃,全國同步上市。
現在雖然上了大學,課程沒有那麼緊張。可是李雲飛卻顯得很忙。每天清晨起來要找個僻靜的地方練嗓子,唱功來不得半點虛假,那是實打實的水磨功夫。然後跑步,打拳來鍛煉身體。這套拳法,是上輩子無意間從一個武術世家的傳人身上習來。和這世界上的花架子不同,這套拳,勢大力沉,招式狠辣,一看就是殺人術。所以當初那個教他的人也殷殷叮囑,不可輕易出拳。
每天的學習,生活的瑣事,下一步工作計劃的安排。凡此種種,李雲飛是過得又充實又累。
劉蓓蓓那邊因為公司基本上還在招人,所以目前很多事情隻能她去親曆親為。和書商談判,審核唱片公司信息,考察書城地皮等等一係列的事情,已經讓她手忙腳亂。不過,成長是顯而易見的,最近的一次見麵,李雲飛便感覺她比以前要成熟幹練許多。
李雲飛向來信奉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隻負責公司的方向和決策。具體性事務目前隻有劉蓓蓓一個人為他分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目前中國的高端人才基本上都選擇出國或者是外企任職,要麼就是自主創業了。他還吸引不到比較厲害的人才來加盟。隻好先辛苦劉蓓蓓了。
2001年11月11日,在這個大號光棍節,中國正式加入了WTO。消息傳來,舉國一遍歡騰。可是人們卻不知道,國門大開吸引外資的同時,國內那些反應超慢的企業,被外資企業以先進的管理經驗,先進的製度和服務水平,打得落花流水。中國在這方麵因為經驗的缺乏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不過,這些事情不是李雲飛該管的。他埋頭鼓搗他自己那一攤子事情就行了。2001年11月20日,京城飯店衡山禮堂,李雲飛的新書發布會於此召開。
這一次,李雲飛除了作家,身上又多了一個創作型歌手的身份。而且自《大漢》係列和《日記》一書後,李雲飛便未出過新書。更兼他自高二以來從未接受過采訪。此次發布會,便牽動了各大媒體的心弦。
近百家媒體濟濟一堂,其中以京城和湘省的媒體最多。細心的人們還能發現,國字號的報刊居然也來了兩家,一家是《青年報》,一家是《中國時報》,青年報還能和李雲飛沾點邊,畢竟它是共青團主辦的麵向廣大青年的一份紙媒,而中國時報的到來,卻是讓大家驚訝了。因為這份報紙自從發行以來便隻關注全國各地的民生問題,而娛樂性質的報道,則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