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射雕》(1 / 2)

李茂林得知消息,喜出望外,連忙帶人親自到雲飛傳媒來磋商相關事宜。

“作品需要嚴格遵守國家出版管理條例這一條應該沒有意見,對吧?”

“作品需要。。。。。。”

大致框架談得差不多了,最核心的,就是待遇問題了。“我們報社擬以千字八十元的標準向李雲飛同學支付稿酬。。。。。。”

劉蓓蓓柳眉倒豎,大聲道:“不行!這條堅決不能同意,李總編,你們《文彙》的稿酬標準可是每字零點一二元到每字零點三元之前浮動,若是質量上乘或者是名家的作品,稿酬隻會更高。李總編,你把我們李雲飛當什麼了?若是沒有誠意,我們立即中止談判!”

坐在一邊和李雲飛喝茶的李茂林尷尬的咳了二聲,看著李雲飛清澈中帶著好奇的眼神不由老臉一紅。李茂林苦笑道:“雲飛,劉總,不是我們沒誠意,實在是現在我們《文彙》資金嚴重不足,都快窮得揭不開鍋了。”

劉蓓蓓毫不留情:“不管你們《文彙》情況如何,那也不能施行雙重標準!李總編您要清楚,我們能夠答應《文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希望大家能夠坦誠合作,相互尊重!”

這話說得夠重的了,李茂林有些鬱悶,他也不是想真的就隻給千字八十元的標準。他是真的窮慌了,又怕劉蓓蓓索求過高,所以才示意過來談合同的主編先把報酬壓低,再慢慢升上去。誰知道劉蓓蓓這麼激動,都差點翻臉了。

劉蓓蓓氣憤的不是待遇低,氣憤的是《文彙》不尊重李雲飛。李茂林正欲開口,李雲飛插嘴了:“李總編,說實話我之所以答應您的請求,是因為我和蓓蓓姐對《文彙》報都有非常深的好感,《文彙》報作為純文學報紙,曾經給我們以及廣大文學愛好者帶來過許多快樂。這樣,既然現在《文彙》報資金困難,那麼就千字百元的標準吧,也算是我對《文彙》報的一點心意了!”

李茂林心中理想的稿酬是千字一百五十元,沒想到李雲飛自動降低到千字百元,驚喜之下,連忙站了起來,緊緊握住李雲飛的雙手,激動的說道:“雲飛!我代表《文彙》報社全體同仁感謝你!我們《文彙》是不會忘記這份情誼的!”

劉蓓蓓大急,這樣的話,李雲飛損失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剛開口說了聲:“雲飛!”卻被李雲飛打斷了:“蓓蓓姐,我看就這樣吧。”劉蓓蓓氣得連連跺腳,但木已成舟,卻又無可奈何。

兩天後,依然是京城飯店衡山廳,依然是雲飛傳媒的媒體會,不過,這次的主角多了一個李茂林。

很快,大家就知道李雲飛又有新作要麵世了,在《文彙》報上開小說專欄,小說類型是武俠。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感歎李雲飛精力旺盛之餘,也在質疑如今的武俠小說還有出路嗎?李雲飛能寫好武俠這一類型嗎?

武俠小說淵遠流長,韓非子曾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司馬遷也曾在《史記》中撰寫遊俠列傳,而後又有《搜神記》,《謝小娥傳》,《昆侖奴》和《聶隱娘》等,這些可以說是曆史上最早描寫俠客的記載了。

到了民國,武俠小說進入創作的高潮,因為時局混亂,大眾期望有俠客壯士來創造新的世界。於是武俠小說便成了他們的精神寄托。以還珠樓主,王度廬等人為主的一批作家,成功推動了武俠小說的迅速發展,使武俠小說深入民眾,從而成為中國現代小說體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國漫長輝煌的曆史和文化底蘊,使大家對俠客毫不陌生。蓋聶,荊軻,聶政,郭解。。。。。。他們重仁義,輕生死,守信諾,惡欺淩。甚至青蓮詩仙,也曾有過一段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劍俠生涯。可以說,孩提時的中國人,都曾經有過一個俠客夢,縱馬江湖,快意恩仇,行俠仗義,鏟除不平!

可惜,民國的高潮過後,武俠小說便一直停步不前,到如今依然是一些描述門派紛爭,綠林好漢與鏢師,要麼就是鬼怪劍仙。故事守舊,情節老套,讓廣大讀者讀之如味同嚼蠟,對武俠小說也漸漸失去了興趣。而武俠小說的地位,也漸漸沒落。

對於李雲飛欲寫武俠,不但是媒體,就連廣大武俠小說愛好者們,也是存在著疑慮的。甚至包括了《文彙》報社和劉蓓蓓。在劉蓓蓓看來,這就是冒險,完全犯不著。好不容易積累的人氣和口碑,要是這次失敗了,那要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挽回。《文彙》報更是擔心,本來報社就半死不活了,要是李雲飛失敗的話,那可就真是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