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長城唱片(一)(1 / 2)

上午沒課,李雲飛一早起來鍛煉完畢,去食堂給宿舍的三個家夥帶早餐。回到宿舍,把三個牲口弄了起來,馬逸喝了口豆漿,抓著饅頭咬了一口,便“啊呸”一聲,吐了出來:“這饅頭怎麼回事?這味怎麼這麼怪啊?”

黃大海抬頭說道:“吃你的吧,就你話多!”周偉波在旁邊吃得滋滋有味,一聲不吭。馬逸突然覺得心情很不好,把饅頭一放,說道:“不吃了,不吃了,我要去食堂投訴!”

李雲飛對馬逸這個活寶表示無語,周偉波卻突然來了興致,對馬逸說道:“老四,二哥支持你去年投訴,最好把食堂那幫胖子給抗議死。MD,還有節/操嗎?還有下限嗎?每天給我們吃的,比我們老家豬吃的還差。走走走,二哥陪你去!”

馬逸頓時感到找到了知己,又眼巴巴的看著黃大海和李雲飛,叫道:“大哥,三哥?”

黃大海喝完最後一口豆漿,抹抹嘴,沒好氣的道:“走吧!別擺出你那付小受氣小媳婦般的表情了,仿佛,仿佛。。。。。。”

話還沒說完,李雲飛便笑著接口了:“仿佛菊花殘了似的!”眾人大笑,吵吵鬧鬧中一行人便往食堂去了。

馬逸昂首挺胸,拿著個包子,走到窗口前往台子上一拍:“師傅,怎麼回事,這水平越來越次了,明顯下降啊。這包子比昨天的包子難吃多了!”

一個年青的胖子手拿大勺忙個不停,聞言對後麵大吼道:“老胖!老胖!”然後便見而後廚房出來個中年大胖子,滿臉橫肉閃著油光,出來後便說道:“怎麼啦,怎麼啦!”

年青的胖子用手指了指馬逸:“他說你蒸的包子比昨天的包子要難吃多了?”

大胖子走到窗口前,拿著包子奇怪的說道:“怎麼會?這就是昨天的包子啊?”

馬逸頓時無語。。。。。。

2001年12月20日,華夏年度大片《第一號》開始上映了,這是由國內知名喜劇導演馬大剛執導,友誼傳媒集團投資的一部影片。說到馬導,不得不說下如今華夏的電影市場。建國後國家還是非常重視電影產業的,1949年就成立了電影管理局,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大電影製片廠和各地電影公司的成立。

當初短短十幾年間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影片和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可惜到了十年動亂時期,電影事業的發展戛然而止。隨著動亂的結束,華夏的改革開放挽救了崩潰邊緣的電影工業。也使得電影事業迎來了百花齊放的複興。可惜好景不長,隨著電視和錄像等多種娛樂方式的衝擊,以及人們眼界的增長。以主旋律為主的單一類型影片不再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且電影公司製度僵化,產業結構失調。種種問題使得電影事業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到了90年代中後期,盜版錄像愈演愈烈,伴隨著的則是電影票房越來越低。在這種情況下,一批有識之士開始重新審視市場的作用和力量。在聯合了一批優秀電影工作者後,向政府積極建言,開始推動電影事業的改革。從此,電影業市場化的快速進行,在全行業得到了思想上的全麵統一。

而在期間,也有許多電影工作者們大膽的作出了一些嚐試。不再去拍千篇一律的主旋律電影,開始嚐試拍攝其他方麵的類型片。同時,取得了多項突破。比如第一部愛情片,第一部警匪片,第一部喜劇片等等。而馬大剛導演,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擅長拍喜劇片而著稱。從1990年開始拍攝第一部作品起,便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這次的作品《第一號》也是廣受大眾的期待。

李雲飛看著影院排隊購票的長長人群,表示很有興趣。可是最終還是打消了購票的念頭。還有個重要的約會等著他呢。劉蓓蓓約了今天和長城唱片公司的總經理見麵,洽談並購事宜。

劉蓓蓓帶著李雲飛七拐八拐,在一條胡同裏找到了長城唱片公司的辦公地點。門外,李雲飛故意直喘:“可算是找到地兒了,這什麼公司辦公室放在胡同裏啊?難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劉蓓蓓微怒道:“別貧了,等會好好說話,免得人家把我們公司給看低了。”

李雲飛便乖乖閉嘴了。

長城唱片公司,光聽名字還以為多厲害多有實力的公司呢,進來了才知道,公司也就這麼一巴掌大四合院,所有員工加起來,不到20人。李雲飛靠坐在沙發上,聽著對麵這個瘦子滔滔不絕的介紹自己的公司:“。。。。。。公司主要負責唱片的製作和印刷,明星的包裝和宣傳推廣以及演出等事宜。。。。。。”

聽著聽著,李雲飛就有點不耐煩了,丫的這麼屁大點公司,倒是把所有業務都給兼了,什麼唱片業務,推廣業務,經紀業務,說得蠻頭頭是道的。李雲飛給這家夥暗暗下了個定義:華而不實。本來還想收購這家公司後,把公司依然交給原來的負責人打理呢。自己和劉蓓蓓一來是忙,二來是對音樂這塊不熟悉。可憐的長城唱片公司老總,隻顧著如何舌綻蓮花把公司賣個高價,卻渾然不知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個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