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結盟(1 / 2)

京大元旦晚會上,李雲飛被林菁菁拖來,再度放歌。台下掌聲如潮湧。托李雲飛作品不斷的福,如今的李雲飛,聲名更盛,在京大裏麵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好事者弄了個京大風雲榜,李雲飛高居榜首第一。

按李雲飛自己說的,比他有錢的沒有他有才;比他有才的沒有他帥;比他帥的,好多沒他有錢。。。。。。人家聽了,仔細一分析,別說,還真說得沒錯。李雲飛簡直是複合型才子,又有錢又有才還長得挺帥。可能別人各有各的優勢,但綜合起來,得分就沒李雲飛高了。所以這段時間,李雲飛在校園裏風頭可是一時無兩,追隨者甚眾。

這天,李雲飛懶懶的在湖邊曬太陽。冬日的陽光,溫暖敦厚,最是舒服。忽然,手機鈴聲響聲。李雲飛聽到這老舊的鈴聲,心中想著是不是什麼時候發封郵件去指點下各大手機巨頭以後手機的發展方向?自己沒時間沒精力去搞研發,但他們有啊!懶洋洋的按下接聽鍵,劉蓓蓓動人的聲音便傳了過來:“雲飛,海燕音樂的人又來了,你見還是不見啊?”

李雲飛懶散的說道:“不見,我這曬太陽呢。你打發得了。”

劉蓓蓓哭笑不得:“這次來的是他們老總,來好幾次了,要不你見見吧,我都不好意思推了。你過來見見,把話說明白就完了。”

自從李雲飛表現出音樂方麵的天賦後,他便被各大唱片公司所關注。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人才才是關鍵。像李雲飛這樣既小有名氣,又外形俊郎的創作型歌手,在唱片公司眼中,簡直就是天生的搖錢樹。於是一時間,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派員接觸。卻被李雲飛一一婉拒。開玩笑,自己有公司,幹嘛還要把自己“賣身”給別的公司?隻有這家海燕唱片鍥而不舍,劉皇叔三顧諸葛臥龍,他這已經不知道是幾顧了。先是談簽約,既而談合作。現在不知道搞什麼,又來了。

李雲飛沉吟一會,便道:“行,見見便見見。蓓蓓姐,那我過來了。”

海燕唱片的老總姓丁,是個和藹的胖子。見了李雲飛便忙伸手胖乎乎的肉手,一臉笑容的說道:“李生,你好啊!”

李雲飛一聽,心想嶺南人呀。也忙一把握住那隻肉手:“丁總,您好!”

接下來的談話,丁總便有些呆了,李雲飛全程用嶺南話與他交談,讓他既覺親切,又大感詫異。因為在他的資料中,李雲飛可是土生土長的湘北人,雖然湘南與嶺南交界,但湘北與嶺南還遠著呢。

丁總便道:“李生唔係嶺南人,點解會講嶺南話唧?”

李雲飛笑道:“我係中文係學生,對古汊語和曆史有興趣嘛。我發現,嶺南話係秦漢官話,曆史悠久,聲調悠美。於是便自學了嶺南話,講得唔好,請丁總莫見怪。”

丁總笑道:“李生唔使客氣,已經好好噻。來,飲茶。”

海燕唱片的詳細信息,劉蓓蓓向李雲飛講解過。一家北方地區頗具規模的娛樂公司,旗下有一批新生代歌手,基本上都是青歌賽或是藝術學院挖掘出來的。經過劉蓓蓓的分析,他們有共同的特點,都是屬於可塑性非常高的學院派歌手。這幾年推出的幾張專輯和單曲在市場上表現還不錯,反響良好。看來丁總還是挺有眼光的。李雲飛當時就這樣想。

丁總當初也沒想過能把李雲飛忽悠到自己公司來,他研究過李雲飛,知道這樣心高氣傲的人,是不可能屈居人下的。前幾次隻是見大家都一窩蜂的過來接洽,他便也派人過來看看,人總是會有僥幸心理的。說不定天上掉餡餅就砸他頭上了呢?

隻是通過幾次的接觸,他知道以前做的都是無用功了。他今天親自來,是來談合作的。因為還有劉蓓蓓在場,丁總便不再講嶺南語,開始講普通話,還別說,一口純正的京片子說得比李雲飛好多了:“李先生,劉小姐,我今天來,是想和二位談談以後在音樂市場的合作問題的。”

李雲飛與劉蓓蓓對視一眼,開始坐直身子,用心傾聽。在丁總口中,華夏音樂市場前景龐大可觀,大有可為。但是可惜的是,華夏不管是內陸還是港澳台,都被國外的唱片公司給牢牢占據。他們憑著有口皆碑的品牌形象,和成熟有效的市場運作,還有良好的海外發行渠道,以及充沛的資金流,把各路歌手一網打盡,天王也好,歌後也罷,把自己的唱片約全部簽給了這些巨頭。

華夏流行音樂這一塊巨大的蛋糕,便被這些巨頭們瓜分一空。而本土的唱片公司,隻能吃點蛋糕屑。這樣一來,無數本土的唱片公司,不是倒閉便是被收購,能堅持下來的,少之又少。海燕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