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第81章(1 / 2)

所謂選股心理是投資者在目標選擇時,對所產生的股票價值進行心理預期的活動。選股心理最主要的是如何選到好股票,選擇具有持有價值的股票,並逢低吸納。在股市不成熟的發展時期,投資者的選股心理主要是體現在股票漲跌上。 比如說,在炒垃圾股的時候,許多投資者的選股心理傾向於低價垃圾股。隨著股市的成熟,投資者的選股心理又都集中在股票本身的內在價值方麵,如選擇績優股和高成長股,等等。

普通投資者的選股心理的實質,就是希望買到好的潛力股,以便能在交易中獲利,避免買入不良的股票。對於多數投資者來說,經常出現買入潛力股是一種願望,買入不良籌碼是現實的情況,因而經常會表現為心態不良,進而減少各自的投資需求和實戰興趣。培養良好的選股心理,要求投資者注意如下幾個方麵:一是順勢而為,隻有順應牛市態勢來選股,才能獲大利;相反,則可能要輸錢。二是組合投資,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目標股進行組合投資來把握市場機會,來校正不良的選股心態。

1.選股要獨立判斷

各種有股評的報刊或財經節目很多,所謂股評家更是多如牛毛,在同一時間內,總是有人看好,有人看壞,要不怎麼會有成交的呢?賣出者肯定看壞,買入者必定看好,還有些人散布消息觀點是要故意欺騙散戶;配合其炒作行為。因此,股民不能完全聽別人的,而且你也無法聽別人的,你自己要有獨立分析和判斷能力。 比方說,莊家吸貨和洗盤時往往借助傳媒唱空,你就要看看盤麵動態是跌時量大還是漲時量大,是散戶賣大戶買,還是大戶賣散戶買;莊家出貨時往往借助傳媒唱多,實際情況究竟如何,你也要對照盤麵情況進行分析,千萬別偏聽偏信,以致上當受騙。

2.選股不盲從專家

各行各業都有專家,股市也一樣,“股市無專家”的說法是不對的。專家也可能犯錯誤,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股市專家的存在,認為所謂專家和普通投資沒有任何區別是不正確的。但專家的稱號也不是隨便自封的,應是長期實踐中被別人認可的,判斷成功率高,犯錯少,改錯快,理論修養高是其重要標誌。

專家的股評要聽,但對專家的意見不可盲從,要有自己的主見。不可盲從就是因為專家股評僅代表專家的個人觀點,而專家並沒有把握一定正確,讓專家按他自己的判斷實際操作起來,效果不一定就好。股民應該牢記一點:股評是人家的,錢是自己的。這一點倒和“業餘股市沙龍”中的討論一樣,人人可以發表看法,百家爭鳴,聽不聽在你。自己如果沒有一定主見,總覺得誰說的都有點道理,你準備如何操作才好?因為股市中永遠存在兩種對立觀點:一種看空;一種看多。如果一會兒跟這種觀點跑,一會兒又轉向相反陣營,自己都掌握不住,說不清屬於“哪部分”的,結果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