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辭從小就知道父母離異,他很懂事,從不在家人麵前問媽媽在哪裏。
顧辭沒有感受過母愛,而顧歸也因公司的事務,很少在家陪顧辭。家裏唯一一直陪著他的人是他的祖父。
顧辭習慣了一個人,在學校裏也沒有什麼朋友,有同學找他聊天,他也不會理他。
顧辭上了小學,老師問:“你們知道父母為什麼會給你取這個名字嗎?”
有的人說:“知道”。有的人說:“不知道”
知道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回答。
“我叫張嘉軒,爸爸媽媽說我是他們愛情的結晶,媽媽的名字裏帶有\"暄\"字,我又是男孩子,就用了同音字\"軒\"”
“我叫蘇錦瑟,出自古詩《錦瑟》,這是高中時期,媽媽寫給爸爸的。據媽媽說,當時的一道古詩詞默寫題,爸爸還沒有背到這首詩,就傳紙條給媽媽,差點被老師發現。”
顧辭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坐在座位上,開始翻起了語文書。他為什麼不翻數學書?因為阿數不愛他。
回到家後,說顧辭不好奇自己名字的寓意是不可能的。他一直等著顧歸回家,然後告訴他\"顧辭\"是什麼寓意。
他等了好久,一個人坐在花園裏的秋千上,翻著《紅樓夢》。
他剛看完劉姥姥進大觀園,就看不下去了。他將《紅樓夢》放在一邊,開始自己蕩著秋千。
祖父走到顧辭身後,輕輕推他,秋千前後蕩著,速度不快不慢又溫柔。
“祖父,爸爸怎麼還不回來?”
“我們家小辭想爸爸了?”
顧辭搖了搖頭,“我隻是想知道我名字有什麼寓意,祖父你知道嘛?”
祖父知道,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但他為了不讓顧辭難受,撒了個善意的謊言。
“辭,是戰國後期楚國詩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造的一種新詩體,你爸爸給你取名\"辭\"就是希望你以後成為一名有文化的人。”
顧辭信以為真,心想:原來是這個意思,不是\"辭別\"的意思。
他猜的不錯,就是辭別的意思。
“那爸爸的名字有什麼寓意啊?”
祖父摸了一把胡子,“歸,九九歸一,希望他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爺孫倆聊了好久,顧辭的肚子不爭氣的叫了一聲“咕咕咕~”
“.......”餓了。祖父笑了,“哈哈哈,祖父帶阿辭吃飯去,看看阿姨給我們做了什麼好吃的。”
顧辭牽著祖父的手,大手拉小手,一起向客廳進發。
阿姨:“飯剛做好,剛想叫你們呢?你們就來了。”
“哈哈,我們這不來的巧了。來,吃飯吧。”
顧辭乖乖的拿三個碗三雙筷子,每人一個,開始吃了起來。
顧家有錢,但他們從不奢侈,也很平易近人。飯桌上沒有大魚大肉,都是家常便飯,二菜一湯,阿姨是顧家請來的保姆,也算顧家的一份子,他們把阿姨當成家人,每次都是上桌吃飯的。
吃完飯後,祖父帶著顧辭去外麵逛街,阿姨在家洗碗打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