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雄赳赳,氣昂昂(1 / 2)

上海日軍一再提出無理要求,要求19路軍撤退30公裏,政府本來應該拒絕,但為了保存實力隻能忍辱負重,並命何應欽去勸說,何應欽找到蔡廷鍇道:“還望十九路軍先撤到南翔以西,重新布防!”

蔡廷鍇一聽就怒了,砰的一下站了起來說道:“我第19路軍所駐守的地方,都是中國領土,同日軍駐防地也沒有衝突,沒有理由撤防!”

何應欽還準備再說下去,蔡廷鍇已經擺出了送客的手勢,何應欽隻好灰溜溜的走了,隨後蔣js又讓自己的結拜大哥張靜江,前去勸說蔡廷鍇,但其仍然不為所動,相反他還勸說張靜江:“張先生也是中國人,希望你能幫我說服蔣總司令支持抗日。”

下午,蔡廷鍇通過記者采訪說道:“如果不能製裁這個日本,這世界永不能和平,親愛的全國同胞,如果不幸,我們19路軍眾將士犧牲了,也請全國同胞聯合一致來抵抗這個暴日!”

蔡廷鍇之所以兩次拒絕撤退,除了愛國情懷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國民政府一直沒有向他發布撤退的命令!隻是派人秘密傳達,如果他真的聽話撤了兵,以後日軍一旦對上海用兵,南京政府肯定會把鍋甩在他的身上,讓他背負不抵抗的罵名!所以無論是為國家考慮,還是為他自己考慮,都不能撤防。無奈之下,南京方麵隻好自己背鍋,以中央政府的名義下令,讓19路軍撤防,並讓何應欽於1月27日連發3封電報催促19路軍行動。

盡管蔡廷鍇心中百般不願意,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加上日本還沒開始進攻,他也隻好準備接受命令,準備撤防,不過19路軍最終還沒來得及換防。

1932年1月28日夜晚,蔡廷鍇就收到了日軍可能發起進攻的情報,於是蔡廷鍇和蔣光鼐當即決定,軍隊暫時不撤,加強防備,如果日軍來犯,立即反擊。

日軍收到19路軍即將撤退的消息後,再一次鬱悶了起來,這般無理的要求,南京政府居然又又又答應了…

看來還得再找個借口才行,於是日本又提出一個更加無理的要求,19路軍撤出閘北後,中國其他軍隊也不得進入閘北。

為了防止南京政府再次同意,在發出公告10分鍾之後,日軍鹽澤少將,便命令數千日軍,對駐紮於閘北的第19路軍156旅第6團發起了突然襲擊。

一二八淞滬抗戰,正式打響!

1932年1月28日,日軍已在上海附近集結了一艘航母,23艘軍艦20架飛機4000名陸戰隊員,以及3000名預備役,當晚十一點三十分,日軍便撕掉了所有遮羞布。

風雨交加中,鹽澤少將率領日本海軍陸戰隊,以及20餘輛鐵甲車為前鋒兵分五路向閘北的中國駐軍發動了突然襲擊,企圖拿下上海北站!

第19路與第6團團長張君嵩見鬼子攻來,知道事情緊急,抱起機關槍便向敵人掃射,槍火瞬間照亮了夜空。片刻後將戰況報告給了十九路軍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