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名叫重華。重華的父親是瞽叟,瞽叟的父親是橋牛,橋牛的父親是句望,句望的父親是敬康,敬康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從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從窮蟬為帝之後直到舜帝,中間幾代地位低微,都為平民。
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舜的生母死後,瞽叟又續娶了一個妻子,並生下了象。象桀驁不馴。瞽叟喜歡後妻生的兒子,常常想把舜殺掉,但是舜都躲過了;如果趕上有點小錯兒,舜就會遭到重罰。舜很恭敬地侍奉父親、後母及異母弟,一天比一天的忠誠謹慎,沒有一點懈怠。
舜,是冀州人。他在曆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物器,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鼓叟很愚昧,母親也十分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將舜殺掉。舜卻很恭敬的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舜二十歲時,就因孝順出了名。三十歲時,堯帝問誰能治理天下,四方諸侯全都推薦虞舜,說這個人可以。於是堯為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便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並讓九個兒子和他共處,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舜居住在媯汭岸邊,他在家裏做事更加謹慎。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堯的九個兒子也更加忠厚篤誠。舜在曆山耕作,曆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製作陶器,那裏就完全沒有次品了。一年的時間,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兩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見了這些,堯就賜給舜一套細葛布衣服,給他一把琴,為他建造倉庫,還賜給他牛和羊。瞽叟卻仍然想殺他,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穀倉,瞽叟卻在下麵放火焚燒。舜用兩個鬥笠保護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沒有死。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一起往水井裏倒土填埋,舜從井壁的暗道出去,又逃開了。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死了。象說:“最初出這個主意的人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財產,說:“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還有堯賜給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穀倉都歸父母吧。”象於是就住進舜的房間,彈著舜的琴。舜回來後去看望他。象驚愕萬分,然後又裝出悶悶不樂的樣子說:“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悶啊!”舜說:“是啊,你可真稱得上兄弟呀!”舜還像以前一樣侍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這樣,堯才試用舜去理順五種倫理道德和參與百官的事,他做得都非常不錯。
從前高陽氏有人個富於才德的人,世人得到了許多他們的好處,稱之為“八愷”,意思就是八個和善的人。高辛氏有八個富有才德的人,世人稱之為“八元”,意思就是八個善良的人。這十六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著其先人的美德,沒有敗壞過他們先人的名聲。到堯的時候,堯並沒有舉用他們。舜舉用了“八愷”的後代,將掌管土地的官職封給他們,讓他們處理各種事務,他們都辦得有條有理。舜又舉用了“八元”的後代,讓他們傳布五教於四方,使得做父親的有道義,做母親的慈愛,做兄長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謹,做兒子的孝順,家庭和睦,鄰裏真誠。
從前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包庇殘賊,掩蔽仁義,喜歡行凶作惡,天下人稱他為渾沌,說他野蠻不開化。少暤氏也有個不成材的後代,背信棄義,厭惡忠直,喜歡邪惡的言語,天下人稱他為窮奇,意思是說他無比怪異。顓頊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不可調教,好話壞話都不懂,天下人稱他為檮杌,意思是說他凶頑無比。這三族,世人都害怕。到堯的時候,堯沒有把他們除掉。縉雲氏有個不成才的後代,貪於飲食,圖於財物,天下人稱其為饕餮,意思是說他貪得無厭。天下人憎惡他,四凶就是把他與上麵說的三凶並列在一起的統稱。舜為敞開國門接待四方賓客,流放了這四個凶惡的家族,把他們趕到了邊遠地區,去抵禦害人的妖魔。從此開放了國都四門,於是大家都說國內沒有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