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故事開始前,我打算寫一下剛剛碰見的女乘客,當然了,掙人家錢還說人家不合適,我就拋磚引玉,發表一下感受吧。
女乘客是淩晨一點左右接到的,全程沒交流,因為她一直再打電話,內容都是項目,邏輯,抓全盤,找規律,落地之類的名詞,我就是想說,做事還是腳踏實地吧,假大空害了多少人了,往往越是中層領導越假大空,說的頭頭是道,結果可能一線工作都沒做過一天,社會太浮躁了,人也是一樣,天氣熱,這位女士,你打電話小點聲吧,導航我都聽不清了。
淩晨三點,接到一個乘客,姓趙,就叫他趙哥吧
趙哥人不錯,上來就聊得挺嗨,問了下我是專職還是兼職跑車,我說家道中落,為了糊口,專職也可以,兼職也可以,對我來說一個樣,隻要掙錢就行。
趙哥說:我比你大幾歲,掙錢是沒頭的,而且,人這一輩子掙錢是有數的,有時候你覺得你窮,可是當給你錢財了你不一定承受的住。
我心裏不認同,咋我靠自己掙錢有啥承受不住的。
趙哥繼續說,我給你講故事你聽嗎?
得,還是那句話,我是為您服務的,我能不聽嗎?
趙哥侃侃而談
趙哥有個選房侄子,當時28歲左右,家裏世代農民,他侄子又不好好上學,高中沒上完就回家種地了,大多數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種地,娶媳婦,生孩子,繼續種地。可是趙哥這個侄子雖然學曆不高,但是頭腦好用,更不想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生活。他一邊種地一邊留心觀察,尋找商機。
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一些豬,為了補貼家用,慢慢的有一些嚐到甜頭的人開始擴大規模,當時的豬肉很好吃,因為基本一年才出欄,吃的都是糧食下腳料,沒有添加劑,自然肉也很香。而趙哥侄子發現了商機,隨著養豬規模越來越大,家裏那些糧食下腳料已經不夠用了,如果能有一種專門用來喂豬的飼料,豈不是兩全其美?
也該著小夥子翻身,正好隔壁縣開了一家飼料廠,廠長小舅子跟趙哥侄子認識,就通過小舅子,趙哥侄子弄到了第一批飼料,轉手賣掉掙了大幾千,那是九幾年的大幾千,特別是在農村,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了。就這樣趙哥侄子賺到了第一桶金,心也徹底活泛起來了,一門心思投入到飼料銷售行業中,老天也對他不薄,沒多久他就拿上了大哥大,那簡直是村裏最靚的仔!
飼料掙錢之後,趙哥侄子沒有止步於此,因為有了飼料,豬長得越來越快,半年就能出欄一批,這下子家家戶戶養豬熱情高漲,恨不得人人養豬。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豬吃得好,長得快,但是也會生病啊,生病了怎麼辦,需要獸藥。那麼誰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當然是趙哥侄子。原來在看到趙哥侄子開始發家之後,他有一個發小,倆人關係很近,一邊眼紅一邊著急,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趙哥侄子把他發小拉來入夥,可以說這是莫大的恩德了,你不好的時候看你笑話的多,真正授人以漁的基本沒有。但是趙哥侄子實在,想著自己起來了幫發小一把,於是兩個人開始合夥做生意。
前麵說過,此時家家戶戶養豬如火如荼,飼料好賣,獸藥更好賣,一句話,隻要讓我的豬長得好,你賣啥我買啥。就這樣,趙哥侄子跟他發小越發富有起來,沒過幾年更是日進鬥金。他們很快就成為村裏第一個拿大哥大的,第一個買彩電的,第一個騎摩托車的,當時騎著金城摩托車招搖過市,就跟現在開跑車轟街效果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是羨慕的目光!
不過,當你好的時候,不同的聲音就會出現,畢竟,眼紅的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