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人家山西來的遊擊隊也是集中了全隊所有的精華,三十多人才勉強做到了人手一支槍。再看第一排,最次的都是嶄新的三八大蓋兒。四十來人的隊伍居然還有兩挺重機槍。而且幾乎半數人都還配有手槍。再飄一眼張振華手裏的那支做工精良的大槍,那口徑,那得多狠啊?大家都是共軍遊擊隊,這差距咋就那麼大呢?這麼一對比,李大江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話語權。(在任何時候,拳頭大的一般都掌控話語權。)
三合一的隊伍在李海波的指引下一路來到臨時休整點,馬上又一分三處開始忙活駐下。休息了三天之後,所有人又都多少恢複了點精神,傷員的情況也有了些好轉。營地裏開始有了歌聲和笑聲。特別是那些青年學生們,經過幾天的修養和熟悉後又開始活躍了起來,到處亂竄。那幾個自以為還見過些世麵的南洋來的女學生在王月蘭向她們顯擺過自己的兩張照片後,就一天到晚的往王月蘭、王招娣兩人的行軍帳篷裏鑽。還多次慫恿武敏傑去找苗一苗,拍那麼幾張照片;而那些男青年則也一反常態的不再老跟著那幾個女生屁股後麵轉了,轉而老是圍著張振華轉,問這問那的。最後,張振華和苗一苗被煩的受不了,自願天天在外圍執勤,不到天黑不回來。
隻有山西遊擊隊那邊比較平靜。沒什麼人去打擾他們,他們也不怎麼去找別人玩兒。隻是一天到晚的忙著訓練或觀摩第一排訓練。這年頭兒別說是遊擊隊,就是正規的八路軍部隊也沒有什麼正式的隊列條令。而且全國的軍隊訓練的隊列也不一樣。有蘇式的,有德式的,還有日式的,甚至還有三式混合型的。所以苗一苗在剛看到遊擊隊的訓練時才覺得別扭。他自己雖然沒有當過兵,但也有過軍訓,再加上家裏又有不少的退伍軍人,當兵的怎麼走路他還是見過的。特別是八四、九九、零九年三次大閱兵的視屏他都看過好多遍。那才是一個世界級大國的武裝力量所該有的雄姿。所以苗一苗就向李大江建議,第一排的訓練全部照搬了後世PLA的隊列和戰術動作。(話說PLA陸軍的單兵技戰術在世界軍界裏也是出了名的刁鑽,學他們的準沒錯。不管是李大江還是山西友軍的指揮員,也都是內行,什麼好什麼不好他們自然分的清。)
這次休整隻休了不到五天就結束了。主要是武敏傑帶領的八路軍警衛營首先頂不住了。他們本來就是很狼狽的跑到這裏的,沒帶多少給養物資。作為堂堂的正規軍老端個碗跑到遊擊隊那裏混飯吃,實在是情有不堪啊!於是李海波下山去酬糧。在糧食送來的當天苗一苗就建議轉移。(不是他太小心,而是現在的敵情實在太複雜,任務又比較重要,可不就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於是整個隊伍在第二天就分為三個梯隊開始繼續行軍。第一排作為先頭部隊;山西遊擊隊做後衛;學生、傷員在八路軍的保護下據中。全隊轉向山西。
進入山西境內後情況開始變得有些複雜。這裏不光有日軍、偽軍、八路軍,還有閻錫山的晉綏軍以及大大小小的土匪和民眾自發組織的抗日武裝。這足以說明為什麼山西這邊的遊擊隊混的比較淒涼。
部隊剛開進山西境內不久就遇上了兩股武裝力量,而且正在開戰。一方麵是近一個中隊的日偽軍;一方麵是大約一個營的晉綏軍。雙方的力量對比從人數看是晉綏軍占有優勢,但實際上卻是鬼子在追打他們。看到這一情況後,本來李大江是不想管的,畢竟自身的任務也很重要。山西那邊的遊擊隊負責人也抱怨說經常受那些晉綏軍的氣,他們老愛搞摩擦。但武敏傑卻過來說‘大家都是中國軍人,看在共同抗日的份上還是拉他們一把的好。’說話時還有意無意的用眼神指向那些學生。這樣連苗一苗都明白,這是在顧忌八路軍的政治形象。特別是在那些南洋來的華僑子弟麵前,表現一下‘全國齊心,共同抗日。八路軍不計前嫌救援晉綏軍’還是很有必要的。同時苗一苗也認為在民族大義麵前其他的元素應該先放一放,先幹掉小鬼子再說。
於是第一排動了。李大江先安排山西遊擊隊的人掩護八路軍武敏傑他們帶著傷員和學生先撤到安全的地方。然後自己帶第一排的人悄悄繞到敵人後麵去,抓住尾巴痛扁它一頓。不過大家在安排戰術時誰也沒有考慮過那些晉綏軍會不會在鬼子後隊遇襲後掉過頭來和第一排一起對鬼子進行前後夾擊,因為他們以往的表現確實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