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吧,第一本書就這麼撲了,其實想講的東西很多,從八萬字單機就一直期待著推薦,但是似乎沒有什麼量。自己前幾章的問題也明白,盡管修改了幾次之後還是成績慘淡,所以最終決定決定切書。

但設想中的故事又覺得十分精彩,故而幹脆趁著切書一次性把第一卷細綱、接下來的大綱一次性發出來,算是用這種方式補完不再寫的內容,從內容上看,這自然不是一個足夠合格的爽文,但確實我心目中一個足夠合格的故事,足夠深沉,足夠精彩,隻是我“初從文“的筆力差勁,難以吸引到讀者,屬是遺憾。

林一是一個在成長的簡易角色,他的複雜是在故事中的經曆才逐漸厚重的,但很可惜無法再完成這些厚重的經曆,他小時候無法理解哥哥林凡的所作所為,長大後憤怒於消失不告,當再次重逢時,親人重逢的喜悅卻還是可以壓倒性的蓋住一切情感的,在這段旅程中雖然有著危險,但還是有了愛人,朋友和兄弟。

因此從莊園裏出發時,他是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擁有所有的人,因此才會在得知林凡意圖冒險救人時大發雷霆,如果真的寫這一段,我可能會盡可能描寫林一是為了擔心林凡而生氣的,而當他看到王老板的所作所為時,又慢慢理解了林凡的職責到底是什麼,潰兵,潰得興許從來不是戰線,而是當兵的尊嚴。

巴新屠滅了主角團,算是我給這個林一第一次的困難,就像是西西弗斯裏麵的第一次滾落,他一次性失去了新家、朋友、愛人和親人,因為隻有這種程度的刺激這讓他的屠殺行為合理,之所以不厭其煩的描寫他和白桐的感情也是這個原因,白桐代表了人類至善的一麵,而善良一定不缺乏勇敢,我也是抱著這個心情來描寫有關白桐的情節的,白桐之死也將是這個主角一生的夢魘,揮之不去的陰影。

他憤怒的屠殺隻是為了殺光王老板的人,但是這個行為還是不可避免的導致了避難所淪陷,算是我給他上的第二道心債,讓他心裏虧欠著新墳,並背著這些虧欠孤身尋求死亡解脫,但他哥哥生前告訴他的:好好活,讓這個家夥一直很擰巴的活著。

林凡在母親病重前一直沒能返回,其實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結局呼應,他為了“不得不去的任務“而放棄回家見母親最後一麵,和結局中林一為了”不得不去的任務“而放棄了李文,趙懿和父親相呼應,設想中,臨死前的林一隻是正常的回到了家裏,陪著父親吃了最後一頓飯,然後從容的上了戰場,而李文,趙懿甚至都不知道這次自殺任務……直到他失去了左手,滿身征塵回到家裏,會吃上他父親給他留的熱菜。

六個必死的人去執行必死的任務,他們六個的角色其實是會從第二卷開始寫的,他們都有各自的經曆,足夠的慘痛和深刻;李科和虎城是前血悍隊員,直接參與了寶善戰役中的,如此恐怖的犧牲數量讓他們兩個變成了“死活人”,林一已經在描寫了,一位外籍的敵國士兵決心帶著祖國國旗參與到拯救人類的任務之中………

關於李科,真的很可惜,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他是一個具備神佛性的人,能夠站在普渡眾生的角度上看待問題,他的冷酷和仁慈幾乎同等,本來打算好好在第二卷的內容好好描寫一下這個男人,我會設置一係列兩難選擇問題與道德困境,然後等這個足夠冷酷和仁慈的男人一一回答,總是有不受控製的角色,當李科這個男人的形象在我腦海中成型時,他就擺脫了我的控製,他注定要用他的認真和謹慎,一步步找到反擊的鑰匙,並且一寸寸的完成千裏之行。

因此他是我除了林一之外最遺憾的角色了。

關於最後的投票應該是他的仁慈的體現了,故事中的結局是雙保險:六個人幾乎完好無損的抵達了目的地附近,這已經超出了行動設想,林一作為副隊長受了重傷,這六個人隻有林一剛剛找回了“活下去的借口”,成為六個“死活人”中最不該死的人,就算沒找到幸存者女孩,李科也許會想其他辦法在不影響任務的情況下讓他“有理由”回家,而五個人深入地下空間炸樹的經曆是一定會留白的,然後用兩聲爆炸暗示他們五個炸樹的情況並不輕鬆,否則李科一定會想辦法遙控引爆,能活一個是一個。

在那個場景中:傷痕累累的林一牽著小女孩的手,在翻過一處山崗時手表計時響了,然後就看到了來自於地平線上的閃光,巨大的蘑菇雲從城市的剪影裏綻放,化作虛煙並伴隨著衝擊波的風暴席卷著山脈河川,他回眸留下了眼淚,然後在女孩的疑惑中又出現了第二次核爆炸……他最後一次回眸帶著震驚,隨後發現迷霧在散去,奴霧菌在枯萎,他堅定的走上公路,看著身邊密集通過的裝甲車隊沉默不語。

“牧羊人決定帶著最後的閃光步入黑夜。”

最後是妻子李文翻開了他的《行走日記》做了序言,正如一開始的目的一樣,讓人們去了解這個困在山林裏掙紮的孩子,但是她最後選擇在兩人去世之後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