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人體內堅硬的結締組織,構成人體的支架,形成人體的形狀。沒有骨骼支撐,人就會散架了。看來,骨骼與人體內其他組織、器官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先了解骨骼的結構和功能,才能知道骨病說的是什麼。
(1)人體的支柱——骨架的基本結構:人體的骨骼共有206塊,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人體的支架,形成人體的基本形狀。根據在人體的部位不同206塊骨骼可分為三大部分: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
①顱骨:呈板狀,叫扁骨。由多塊骨連接起來形成頭顱骨,決定著一個人的麵貌,並作為外殼保護人的生命中樞——顱腔內腦。
②軀幹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椎骨是由頸椎、腰椎、骶骨、尾骨構成。椎骨形成不規則,所以又叫不規則骨。各椎骨之間由椎間盤、關節通過韌帶連接起來叫脊柱,就是人們常說的“脊梁骨”。
脊柱由33個椎體構成。即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椎5個和尾椎4個,椎骨之間形成椎管。脊柱是人體的中軸,支撐體重,保護脊髓和神經。
③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多為長骨,呈長管狀,中部為骨幹,兩端膨大部分叫骨骺。手腕和腳腕部分由小塊骨構成。
上肢骨由64塊骨連接構成。包括雙側肩胛骨、鎖骨、肱骨、尺骨、橈骨、腕骨、指骨等。
下肢骨由62塊骨互相連接構成。包括左右髖骨、股骨、脛骨、腓骨、髕骨、跗骨、蹠骨、趾骨等。
您知道人體骨骼的主要功能嗎?從骨的結構和在人體的不同部位,可以看出骨骼的功能,概括地說有五大功能:一是作為人體支架,支持身體,保護外形。二是作為外殼,保護人體內髒器。三是完成運動和做功。四是骨骼中的骨髓,參與造血。五是骨骼是人體內的“鈣庫”,人體內99%的鈣,都是儲存在骨骼內,參與人體血鈣的調節,如人體內鈣缺少,會使肌肉抽筋。
(2)由表及裏看骨的微細結構:上麵介紹了骨的外形框架,但要了解骨的功能和與骨質疏鬆的關係,還要知道它的內部結構,你方能懂得骨質疏鬆的病理變化,看明白由醫生給你的診斷報告。
骨的微細結構:從外向裏包括骨膜、骨密度(骨堅硬的部分)、骨髓腔。另外,還有位於骨骼兩端的叫骨骺。
①骨膜:覆蓋在骨骼表麵,是一層致密的纖維膜。別看一層膜,它在骨骼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它有豐富的滋養血管、淋巴管,是骨骼血液循環的重要結構,負責供給營養。另外,骨膜還有神經分布,所以有疼痛感覺。骨膜的結構,說明了它有以下幾種作用:直接參與骨骼的生長發育,具有成骨作用,當骨骼發生骨折,骨膜可促進成骨細胞分化,形成外骨痂,有利於骨折愈合。另外,還有不利的作用——許多骨質增生現象,也都發生在這個部位,與骨膜成骨過度分化有關。
②骨密質:也叫骨皮質,是骨骼的主要部分。骨質堅硬、致密,抗壓力、抗扭曲力強,有韌性,骨頭雖硬,還具有彈性。
長的管狀骨(如四肢骨)的骨皮質較薄。當骨質疏鬆時,骨皮質變薄,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
③骨鬆質:由許多交織成網狀或片狀的骨小梁構成。骨小梁是骨骼內部的支架,就好像房子內部的椽子。
骨小梁數量多少及致密程度、骨骼承受壓力和骨骼代謝狀況有著直接的關係。當骨骼處於脫鈣過程,骨小梁稀疏,出現骨質疏鬆。當骨骼不承受壓力時,骨小梁數量也會減少。很少參加活動或運動的人,病人長期臥床會出現骨質疏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調查證明,瘦人的骨質疏鬆發病率比胖人要高,這也與人體承受壓力的大小有關。
④骨髓腔:管狀骨的大小的空腔為骨髓腔,骨髓腔內有骨髓。當骨質疏鬆時,由於骨皮質變薄,骨髓腔會相對擴大,是骨質疏鬆的一種表現。
⑤骨骺:骨骺位於骨骼的兩端,表麵被關節軟骨覆蓋。骨骺的發育有一個過程:幼年時,骨骺軟骨通過細胞的分裂、增生、骨化,使骨骺不斷生長,兒童身體增高。成年後,骨骺不再生長而骨化,便與骨骼連成一個整體。骨骺的生長發育過程,與身高有關係,還與骨關節病有關。骨關節病除了出現骨質疏鬆或骨質增生外,骨骺也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