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顆被遺忘的星球。
它叫虹星。
在天空上看,這顆星球和其它星球沒什麼分別,有海水也有森林,以及遍布星球,麵積成規模的紅色、綠色、藍色片狀帶。
這些呈現各種顏色的片狀帶就是礦脈。
綠的是銅,紅的是鐵,白的是銀,而且成份含量極高,挖過之後,一次簡單的提煉,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斷的供給其它星球。
曾幾何時,虹星在四角星係是聯邦最為繁華的存在,在四角星係的地位是僅次於首都楓葉星。
但經過無節製掠奪式的開采,虹星表麵那些美麗似珍珠般的顏色片狀帶消失了,變成一個個醜陋的、奇形怪狀的坑洞。
隨之消失的還有清澈的河流,它們代替了“珍珠”,變成綠色,紅色,黑色的一條條工業汙水綢緞,分布在虹星的表麵。
這些破壞給虹星的環境造成的損害是巨大的。
若是這些河流重新恢複成原樣,大概需要數百年。
破壞的不僅僅是河流,還有可以抵擋宇宙輻射的大氣層,虹星的含氧量相比百年前,下降了百分之十,這個結果讓虹星的人均壽命相比其它星球下降了十二歲。
這數百多年間,虹星上建立了數不清的礦物加工廠,但是經過持續的開采,隨著礦物的枯竭,這些加工廠也隨之衰落。
與之相對應的,聯邦其它星係在虹星的原材料提供支持下,迅速發展繁華起來。
虹星的地位和重要性也隨著礦物的枯竭發生了變化,相反的是,聯邦科技卻在數百年中發展突飛猛進,有些礦物被新科技合成所替代,有些礦物在四角係中的小行星被發現,虹星變的越來越不重要。
新出生的人類對虹星的概念非常陌生,在提及虹星時,都知道它是四角星係之一,曾經很繁榮,對星係中其它三顆大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時代發展到今天,他們除了對虹星以往的曆史有些淺淺的認知外,更多的印象虹星是一個鐵鏽星球,星球不但汙染嚴重,還住著一群落後、貧窮和素質不高的人。
這些人口約為五億,從事一些非常低端的工作,性格古板、好鬥、執拗。
虹星不是沒有好的工廠企業和人才,但隨著環境惡化和高素質的人移出,一些優秀的企業也放棄了虹星,遷至到其它三顆大星。
近百年中,虹星的人口是陸續向外流出的,稍微有點資產的,沒有一個不想離開虹星的。
人口的持續流出,特別是精英有錢人的流出,讓虹星的社會結構更加惡化,犯罪增加,失業率飆升。
惡性循環的結果導致現在虹星更加的衰敗,生活在星球上的人類眼光也愈來愈暗淡,麻木的眼神中看不到光,他們失去了失活的意義和目標,這些人都是沒有能力離開的人。
不過,隨著合成麵粉的研究成功,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聯邦自詡為文明社會,養活五億人問題不大,一些慈善機構也會向窮人定期發放食品。
但也僅此而已,生活在虹星的人都知道,待在虹星沒有任何前途,但想去其它三星又談何容易。
聯邦有著極其嚴格的星際移民政策,除了當兵、上學,投資外,沒有其它的離開渠道。
就算這三樣,達到門檻同樣不容易,隻有成績極為優秀的人才能脫離虹星,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服役和畢業後,還是要回到虹星。
“真是一顆被遺忘的星球啊!”達吉克洲第三分局局長鍾文波看著破敗的街道,發出無限的感歎。
第五大道是達吉克市最繁華的街道,但那是以前。如今街道兩邊幾座幾十層高的寫字樓早就人去樓空,鑲嵌在玻璃外牆玻璃也破了幾十個,底層原本氣派的牆上塗滿了字畫,偶爾一隻野貓的身影在大樓的門縫中一閃而過。
曾經的第五大道有多繁華,現在就多落魄,不過這和鍾文波沒有關係,他來虹星是鍍金的,工作二十年,回去後就可以在首都星所轄的某個大區任職,並可以連升三級,如今距離他期滿還有三年。
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出身貧寒,憑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楓林大學,這所大學以出政治精英而著稱,但因他人脈不夠,結識不到首都圈的大人物,所以畢業後分配至一個不發達的區當上了一名小科員。
如果按照普通的升遷路線,鍾文波幹到退休,能混到副處就到頭了,這還是祖宗保佑的結果。但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怎麼會心甘情願的接受命運的安排。
所以他主動申請來到虹星,根據聯邦條例,若是能主動去不發達星係工作並作做出成績者,期滿後對職務升遷作出優先安排。
雖然有這樣的規定,但主動申請的人非常少,首都星某大區的不發達和其它星係的不發達是兩個概念,何況還要在此度過漫長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