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將來必將立於巔峰之上,失了這百年的壽數,實屬可惜。
“哎,先顧眼前吧!此地未知之數太多,吉凶難測。”
二人相顧無言,各自忙著手中的活計。
秦忠有些暴躁地衝對講機吼道,“碧虛老雜毛,你他娘還活著嗎!”
“呲呲啦”,依舊是雜音,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活著?又有多少人能活下來。
修行一世,終究是逃不脫,又有何意?
李孬醒來,聽到二人所說,緩緩開口道:健康和長壽,想必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真正能解答這兩個問題的,唯有道家修煉。因為其他的文化和思想流派,要麼用彼岸世界來狡猾的回避它。要麼想解決但是找不到方法。真正直麵這個問題,並真正解答了它的,古今中外也隻有道家修煉。
現在一提到道家修煉,很多人想象的就是金丹大道和得道成仙,白日飛升。如果大家通讀過先秦諸子經典,會發現先秦諸聖的書裏,幾乎從沒提過仙和丹這兩個字。
這時期,用來指道家修煉的是長生,攝生,養生等詞語。也就是說,在黃帝和老莊一脈相承的思想裏,道家修煉是指長生術。在黃帝內經中,畫龍點睛的一句話是“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這句話是說,有道之人,不會衰老也不會病。
關於長生術,老子是這麼說的,“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在具體修煉思路上,老子提出的是“致虛極,守靜篤”,“虛心實腹”“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莊子是這麼說的:“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莊子就具體的修煉思路,和黃帝,老子是一脈相承的。總的來說,都是要恬淡虛無。莊子的具體修煉思路是“純氣之守”“心齋”“坐忘”“正靜明虛”。
在黃帝老莊的長生術修煉中,天人相合,人就會變成聖人,真人。那種狀態在老子那裏,被稱為玄同,在黃帝那裏,被稱為提挈天地,在莊子那裏,被稱之為齊物,同於大通,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
很多人認為,和光同塵就是韜光養晦,圓滑世故的社交藝術,這樣的想法是十分粗鄙。同樣,還有人認為,齊物論是指社交藝術,要包容別人,海納百川,這也是十分粗鄙的流俗理解。提挈天地,玄同,齊物,三個說法是一個意思,都是指修煉的最高境界:合道。
在莊子之後,長生術一脈就漸漸隱沒。長生術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道,它的適用對象,不隻是人,而是關於萬事萬物生與死的普遍規律。以皇帝老莊長生術可以理身,可以理家,可以理業,可以理國,可以理天下。所謂長治久安,把身體當成天下,把天下當成身體,道理都是一樣的。
黃老莊之學,最高的運用,就是平天下。很多人把莊子從黃老中抽離出來,這是既不懂黃老,也不懂莊子。甚至認為,莊子之學,是出世之術,這就更無知了。出世,入世之分別,都是後世淺人妄言。道家從無出世入世之說,道家隻有得時而駕,不得時而隱的說法,關鍵在於一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