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法庭的大廳裏籠罩著壓抑的氛圍,人們的目光聚焦在證人席上,一個隻有12歲的小男孩兒身上。
他的眼神裏充滿了無比的複雜和深沉,他的存在仿佛是整個庭審的焦點,眾人都在等待,等待著他的話語,等待著他為母親的死亡真相,揭開那一層層的迷霧。
而站在被告席上的父親則用難以言說的眼神,盯著這個男孩,到底發生了什麼?
美國“俄亥俄州曼斯菲爾德市”的“裏奇蘭縣”,“約翰”是這個縣城家喻戶曉的醫生,幾乎每13個居民裏就有一個雇傭了約翰作為他的醫生。
約翰和妻子“諾琳”已經結婚20多年了,諾琳她喜歡交際,性格呢也很討人喜歡。
夫妻倆有兩個孩子,親生大兒子叫“科利爾”,小女兒“伊麗莎白”是領養的。
在外人看來,約翰作為醫生既親切又靠譜,他的家庭也是生活富裕幸福。
但約翰背地裏的形象卻是截然不同,在家中約翰的脾氣暴躁,經常毫無預兆的發火。
由於父親陰晴不定的性格,科利爾一直很害怕他,他清楚的記得有一次他坐在客廳裏玩遊戲的時候,約翰突然走過來衝他發火,把所有的遊戲卡帶全部弄壞。
然後摔到科利爾的臉上,並且用難聽的話羞辱克裏爾又蠢又肥,這種程度的辱罵伴隨著科利爾的整個童年,甚至是持續到了未來的二十幾年。
約翰除了粗暴的對待家人,約翰還長期的和其他女人保持著不清不楚的關係,而諾琳一直都知道丈夫沾花惹草的行為,但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家,她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伴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約翰的出軌行為衝破了諾琳的保護,堂而皇之的舞到了孩子們的麵前。
有一次,父親帶了一個叫“雪莉”的女人回家告訴科利爾這是他的好朋友,然後竟然在柯麗爾麵前和她忘了情的擁抱、接吻。
兩個人之間的奇怪氛圍,讓科利爾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而女人手上戴著的那枚戒指更是印證了他的猜想,那是戒指母親諾琳的戒指,思考再三科利爾還是決定告訴母親。
出軌也就算了,怎麼敢在孩子麵前毫不避諱呢,一切為了孩子諾琳在1989年11月17號提出了離婚申請。
而這段時間約翰正在籌劃著舉家搬到“賓夕法尼亞州”的“伊利市”,幾天前他剛剛在伊利市簽了一個購房合同。
新家離現在的家車程大概是三個小時,他哄著諾琳和他一起搬過去,兩個人重新開始。
之後他們的關係真的是緩和了一些,期待著約翰浪子回頭,兩人重歸於好的諾琳不會想到,一個月之後自己的命運竟然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1990年的1月1號,新年的第一天,諾琳本來約好和閨蜜一起去吃午飯,卻莫名其妙的爽約了,閨蜜怎麼也聯係不上她了,於是便報了警。
警察來到了諾琳的家裏進行調查,發現家裏麵的人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
警察詢問她的家人,前一天晚上有沒有聽見過什麼動靜,科利爾和奶奶告訴警察前一天晚上,他們聽見諾琳和約翰大吵,對此約翰的說法是諾琳和他吵完架,之後就憤怒離開了家。
警察也詢問了諾琳的朋友們,他們都覺得諾琳是絕對不會大半夜把孩子們丟下獨自離開家的,隔壁的鄰居也作證,前一天晚上12點到4點之間自己一直是醒著的,並沒有看見諾琳離開家。
但是約翰他也沒有家暴的記錄,奶奶也替自己的兒子開脫,說除了吵架之外,沒有什麼異常的事情發生,而且夫妻吵架很正常。
三年以前諾琳和約翰吵架的時候也是氣衝衝的離開了家,第二天就回來了。
詢問了家人和鄰居之後,警察走上去搜查了諾琳的家,並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線索,但是時間一天天過去,諾琳依舊是杳無音訊。
認識他們家的鄰居們都紛紛猜測,諾琳可能是賭氣離開了裏奇蘭縣,也許過一陣子就會回來,但是縣城裏麵開始流傳著一種可怕的猜測。
會不會是約翰為了哪一個女朋友,自導自演了一出離家出走的鬧劇?實際上是將諾琳給殺害了呢?
雖然人們對這個案件的關注度很高,但是警方的調查卻遲遲沒有取得進展,沒有可疑的痕跡,也沒有有用的證言。
諾琳的失蹤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離家出走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就在警方即將放棄調查,準備結案的時候,科利爾的一通電話給整個案件帶來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