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母女倆簡單的煮了個麵條吃了,陳媽就開始收拾陳書寧的行李。
火車是明天一早的,所以陳書寧留在家裏的時間滿打滿算也不過就還有半天時間。
想著即將離家去那麼遠下鄉的女兒,陳媽又是一陣心酸,沒舍得讓女兒幹活的她直接將人趕去休息了,自己則是忙裏忙外,看見什麼都覺得女兒下鄉之後能用得上。
隻是行李包就那麼大,還是得挑挑揀揀的盡量裝有用的東西。
陳媽在外麵忙著不說,陳書寧也沒有堅持要一起收拾行李,這倒也不是她偷懶,而是這會兒的陳書寧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好好回憶一下書裏的內容。
要知道她當初看這本書的時候,就因為其中一個可憐女配的名字跟自己相同才忍著作者那奇怪的三觀而看到最後的。
不過除了關於跟自己名字相同那個女配的內容陳書寧有認真看了兩眼之外,其他內容陳書寧都是走馬觀花的隻看了大致內容。
而更要命的是那本被她劃定在不太好看範圍內的書沒有被她放進空間別墅的書房裏,而是隨意的不知道扔在哪裏了。
好在今天在遇到楊晚秋之後,大致的也想起了一些書裏的內容,本著不能讓三觀不正並且在原書中設計害了原身的女主過得好這一原則,再一個也是想進一步認證自己是不是真的穿書,陳書寧打算一會找個借口到那跟地方去看一下。
陳書寧這邊正想著一會該找個什麼借口出門的時候,外麵收拾東西的陳媽就發現了還有一些東西忘記買了,於是就在外屋喊道:“書寧,媽媽忘記給你買雪花膏和香皂了,你看要不你跟媽再去一趟供銷社,正好你也幫媽看看還缺什麼?”
陳書寧正犯愁陳媽在家自己不好出去呢,聽了這話急忙裝作很困的說道:“媽,我有點困想睡一會,要不你自己去行嗎?對了媽,東西別買太多,路上不好拿。”
陳書寧不想去陳媽也不勉強,交代她好好在家休息就匆匆忙忙的出了門。
陳媽這邊前腳剛出門,陳書寧後腳就留了個出去找同學的條子出了門。
若是她沒記錯的話,作者在書中曾用很大的篇幅描寫了楊晚秋的外公在家裏出事前曾將家中所有的財物都藏在了西郊紅葉山腳下的一間破屋子裏了。
那間屋子原本就是孫家為了躲避戰亂修建的,地麵上的建築平平無奇,看著就是一間普通的農舍。
可地下卻是另有乾坤,孫家幾輩人積累的財富都被孫老爺子藏在了那邊。
而這個地方就連楊晚秋的母親也是不知道的,後來還是那場事件結束後,楊晚秋得到了某些部門歸還的外公外婆遺物,從外婆那已經空置的梳妝盒夾層裏,找到了外公的遺書和那間房子的地契。
才從中得知了那間民房以及進入地下室的方法,同當時已經結婚的男主一起將地下室的寶藏取出後,買房置地,兩人一躍成為了京市的頂級富豪。
可能是因為那筆財富的數額巨大,也可能是作者想給女主找一個發家致富的契機,總之作者關於那筆寶藏的描寫十分的細致,因此也讓陳書寧清楚的記住了那筆財富的所在地。
而如今她要做的就是趁著這會兒女主還不知道那筆財富的存在之前,將東西取走。
當然對於拿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不道德這件事,那可一點都不在陳書寧的考慮範圍之內。
要知道書上寫的原主可是真心真意當楊晚秋是朋友的,可楊晚秋卻是利用原主對她的信任,在明知那無賴一家子沒一個好人的情況下,還設計原主嫁給了那個一直覬覦她的無賴,導致原主結婚後沒兩年就被婆家磋磨而死。
回城後更不要臉的打著原主朋友的名義,從當時已經在軍界有所成就的陳家大哥身上得了不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