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終究會苦盡甘來的。”

婦人看著李靜安點頭輕笑,“公子年紀並不大,但說的話卻總能讓人如沐春風。”

“這點我也讚成,這小子說起話來總是客客氣氣的,但是不得不承認,讓人聽起來確實很舒服,神清氣爽。”

“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好說話,以後可能容易吃虧,受人欺負。”

老人緩緩吐出一口煙圈,拿著煙杆敲了敲桌子,好笑道。

李靜安笑著搖了搖頭,“窮苦人家,每天為一日三餐奔波,所以經曆的事情就會多一些,經曆的事情多了,感悟自然也會多一些,深刻一些,至於老伯說的容易受人欺負,應該不太會,畢竟人與人交流還是要講些道理的,無論做什麼,始終要講一個師出有名嘛。”

老人不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自顧自地重新往煙杆上塞了點煙葉點燃,緩緩嘬了一口。

隨後喉嚨動了動,慢慢地吐出了一口白色雲煙。

看著李靜安笑了笑,“哦,講道理?人家會聽你講道理嗎?或者人家不認同你的道理,你又該如何?”

“最重要的是,如果人家根本不屑和你講什麼道理,就想以勢壓人,你又能如何?”

李靜安先是點點頭,表示同意。

隨後看著老人輕笑回應,“先前有一位同鄉人,也跟小子說過這樣大概的話,無非就是說,道理是拳頭大的人用的,是拳頭大的人,用來對拳頭小的人講的。”

“拳頭小的人講道理二字,無非就是個笑話。當時小子聽完也不知道如何反駁,正好今天可以說一下。”

老人點點頭,自顧自地吸著旱煙。

而木辛則是饒有興趣的抬起頭,看向李靜安,包括名叫林芳的婦人此時臉上也是帶著好奇之色。

李靜安抱著謝鈴端坐在長凳上,微微挺直腰板,整理了一下語言,才娓娓道來。

“道理二字,通俗點講,無非就是吵架,是一種較為溫和的吵架方式。”

“就是讓當事人在不罵娘的前提下,闡述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觀點得到對方認同,或者旁人認同。”

“所以道理二字,就是為了讓雙方將其表皮撥開,看清裏麵的脈絡,讓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呈現出來,暴露在陽光下,讓雙方都可以清清爽爽地理清事情的對錯,從而讓雙方都能滿意。”

李靜安停頓了一下,拿起了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

其餘人則是或點頭,或搖頭,繼續等著李靜安往下說。

李靜安笑了笑,繼續緩緩開口道:“所以我會先同人講道理,分先後對錯,先將裏麵的事情抽絲剝繭,慢慢地講清楚我的觀點和想法,然後他說他的,如果是我錯了,我會賠禮道歉。”

“如果說,遇上了老伯所說的那不講道理的人,我依舊會先講道理,至於聽與不聽,那是他的事,我隻是想讓他清晰地知道事件原委,再來做我想做的事。”

“既然溫和的道理聽不進去,那麼總會有其他的道理能讓他記憶深刻,如果說還是沒有道理可講,那我就先忍忍,等到我有那個道理可講的時候,我再去尋他好好出來講道一番。”

“這就是我的回答,可能不太成熟,但總歸是目前最真實的想法。”

李靜安掃視了一眼眾人輕聲笑道。

在座的幾人,都各自相互對視看了一眼。

最後重新把視線聚集在李靜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