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打聽宰相(1 / 2)

被下了斑毒之後,從臉擴散到腳,隨著毒性的增大,斑印應該越來越深,而薑文慎的腳上,斑印卻比較淺。

若是他後來中的斷魂,那麼這個斷魂,很有可能有抑製斑毒的作用,這是真的陰差陽錯,還是故意為之?

從薑文慎的屍體上,已經找不出其他的線索,李蓮花繼續觀察案發現場,試圖靠想象還原薑文慎中毒的真相。

按照李蓮花的猜想,大致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個凶手將斑毒下到薑文慎的酒裏,然後轉身離開,但是他並不知道第二個凶手的存在。

第二個凶手到來之際,薑文慎已經身中斑毒,但此時斑毒還並未發作,於是第二個凶手就給薑文慎下了斷魂。

至於這個斷魂是下在哪裏,這也無從考證,酒菜器皿都驗過毒了,隻驗出一種斑毒來,當然,這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第二個凶手用斷魂抑製住了斑毒的發作,如果這是刻意為之,那這兩個凶手的目的何在?

如果是陰差陽錯,那一切看起來說得通,可要殺薑文慎之人是誰,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想殺他,他究竟得罪什麼人了嗎?

李蓮花一步步的設想與分析,最終也沒分析出來,一切都太奇怪了,這個案子,從一開始就很奇怪。

如果工部尚書死在上任的路上,為何皇帝會這麼早就知道消息,除非有人通風報信,可通風報信之人又是什麼目的,如果是為了救薑文慎,那這人必定有用,如果是為了害薑文慎,那讓錦衣衛調查,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此案還有很多疑點,但李蓮花也不一一細想,先解決眼下的問題最重要,應該先調查出薑文慎真正的死因以及是誰要害薑文慎。

真正的死因的查明還需要一些時間,至於是誰要害薑文慎,若不是仇敵,那就是利益的衝突,隻要推測出薑文慎死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那麼這個人就有很大的嫌疑。

既然薑文慎還沒到達京城,也沒有成功上任,那對於整個工部來說,還沒有走到那一步,若是工部之人幹的,也確實應該此時動手,隻有讓工部尚書死在上任的路上,才能洗脫工部之人的嫌疑。

薑文慎是當朝宰相親自舉薦的,他是當朝宰相的門生,宰相舉薦他之後,沒多久便告老還鄉,就發生在薑文慎死前的幾晚,時間過於接近。

看來得去會會這個當朝宰相!

李蓮花等人啟程來到宰相的老家——宣文城。

一進入宣文城中,便聽到了有關宰相的傳言,大都是說他菩薩心腸,經常幫助貧苦百姓之類的話語。

“看來,這個當朝宰相,坊間的評價還挺好!”方多病說道。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誰又能說得準呢?”李蓮花感慨道。

名聲也可以是走形式走出來的,每天搭幾個棚子施粥行善,老百姓也不知道這其中的油水有多少,朝廷每天撥下來的賑災銀,究竟有沒有用到正道上,看宣文城的百姓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