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種田文科舉男主10(1 / 2)

自從秦琅拜山長為師後,便跟著山長開始學治經,著重策論,八股文,李家出過不少進士,加上山長探花出身,教一個秦琅綽綽有餘。

秦琅在白鹿書院被山長按在地上摩擦了三年後,將他文章裏的臭毛病打磨幹淨了,便送他去了京都的李家私塾就讀,李家大公子對他總是不假辭色,但秦琅為求學而來,才不會管這些。

在此期間,老皇帝駕崩,四皇子登基為新帝,大赦天下。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李家本就是純臣,兩不占位,所以四皇子登基後,李家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

秦琅在李家私塾兩年磨練,學識終於到了火候,卷起包袱進貢院參加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

十年寒窗苦,一朝翰墨香,這是天下讀書人的期許。

秦琅想起自己在村裏的破舊書房,想起白鹿書院裏的日日夜夜,想起李家私塾中的奮發圖強。

在古代一步步穩紮穩打,十二歲童生,十五歲秀才,十八歲舉人,時過五年,如今他已經二十有三了。

試卷下發,秦琅鄭重的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麵,隨後才開始仔細作答,經過老師的三年磨練,再加上李家私塾的兩年苦練,他的文章已經不似初來時那般稚嫩,將心裏打下的腹稿寫在紙上,修修改改,刪刪減減,力爭要做到最好。

時間一點點過去,秦琅可謂是將每一句話都再三斟酌,前後文對照,確認無誤之後,才開始往正卷上謄抄,九天過後,再整潔的人都有些不堪。

出了貢院後,李家的馬車等在外頭,下人將秦琅帶回了李家,請大夫熬藥一套流程下來,秦琅已經睡得鼾聲震天。

經過三天等待,貢院門前放榜。

門房看榜的人回來了:“恭喜三老爺,賀喜三老爺,秦公子大喜啊,中了,會試第十七名”

山長摸著胡子樂嗬嗬道:“好,去門口放鞭炮”

秦琅苦著臉,想著自己的策論在省試的時候是第一,現在會試成了第十七名,這算是倒退還是進步啊。

三秒後,又重新展開笑顏,不管怎麼樣,中了總是高興的,再說了他可不能因為這一次成績就影響後麵的考試,殿試雖然隻有一天,但卻考驗的是綜合水準,繼續努力吧。

作為老師的徒弟,還是新考中的會員,李家人下值之後都過來賀喜了一番,秦琅同李老太爺,李老爺等人吃了個飯,便專心準備下個月的殿試。

皇宮宣德門口,數百名考生齊聚,宮門打開後,考生們整齊有素的走了進去,第一次得見皇宮大內,不少人眼露驚歎,隨後見帶兵刃的軍隊鎮守,又麵露驚懼。

金鑾殿上最後一次秋闈開始,一身明黃龍袍端坐在上首的皇帝威嚴至極,讓人不敢直視,自古文人相輕,肅立兩旁的百官盯著這些年輕學子有的麵露欣慰,有的嚴厲非常,有的高傲不屑,人間百態,盡在其中。

而秦琅則在第二排的位置上,答卷發下來後,便提筆作答,這一次考試卻不似以前的科舉考試那般考經文,四書五經,而是問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