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艾維老師將秦琅帶到了琴房。
他讓秦琅摘掉了自己的助聽器,隨後坐在鋼琴前,按下一個音。
紙上寫下了一串英語:“告訴我,這是什麼音?”
秦琅張嘴發出正確的音調,艾維老師又彈了兩個音,秦琅繼續發出相對應的音調。
艾維老師親自給秦琅戴上助聽器:“秦,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孩子,音樂並不隻是耳朵才能感受得到,手指同樣可以”
“想要彈奏出好的音樂,需要手指和樂器的高度配合,我們沒有耳朵,那麼就將樂器視為耳朵,當你按下音鍵,音樂在心中響起的那一刻,你就突破了聾子的界限”
“上帝奪走了我們的聽覺,卻給予了我們另一個絕對安靜的創作空間”
“也許你現在不覺得它有多重要,等到你心中唱響一支樂曲的時候,就會知道,作為一個音樂家,能夠擁有一個靜止領域的空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艾維老師的話給了秦琅很大的啟發,秦琅坐在琴房裏摘掉助聽器,他用手指去自己彈琴,每彈出一個音,對應的音調在腦海裏自動迸發,這種感覺很奇妙。
88個琴鍵,200多根琴弦,數千個零部件,構成一架鋼琴。
每個按鍵的音調熟記在他心裏,秦琅最開始會因為手速太快錯亂而導致腦子裏的樂曲出亂,斷片,但是隨著時間久了,秦琅的感知力越來越好。
十指翻飛手指按下音鍵的那一刻,他會快速的在腦子裏反應過來,進行識別,轉換。
音樂學院裏,秦琅上課時練琴,下課後,回到出租屋,還是在練琴。
直播間裏,每天都在循環播放著秦琅一個人坐在鋼琴前,十個小時不停歇。
鏡頭後的粉絲們刷過一條條彈幕:
我以為鋼琴是優雅美好的,也是最簡單易學的東西,每天就坐在房間裏,動動手指頭就可以了。
沒想到這玩意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卻十分不容易。
需要耐得住枯燥乏味,要不是屏幕下方有時間記錄,直播間的粉絲們都要以為秦琅天天播放循環。
粉絲們看著他一天天練琴練到衣衫濕透,這是多麼讓人匪夷所思又令人無比欽佩的事情。
秦琅校園裏彈琴,在街頭彈琴,和老師同學交流。
日複一日的努力下,不知不覺間,他就自然的突破了瓶頸,他所彈奏的曲子漸漸有了感情,這是獨屬於他的節奏。
國外人來人往的街頭,秦琅找了個位置,打開直播,開始彈琴。
秦琅的專注在琴曲上,視頻後的網友炸開了鍋:“男娃,剛剛過去一個金發碧眼的大美女哎,你好歹注意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