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樓的包廂內,齊老爺先是說著這帝都綢緞生意有多興旺,接著便苦著臉說到了他耗時耗力辛苦收購蘇緞與雲錦,每隔半年有大半的時間折騰在來回采購路上了。
齊老爺對著秦琅一邊恭維一邊很有技巧的傾吐他的不易。
師爺彎下腰在秦琅耳邊小聲道:“這位齊老爺原是靠著倒賣布料發家,後來盯上了蘇緞與雲錦,嫌棄進貨價格高昂,這幾年在蘇杭的開源地找人偷偷買到了優質桑苗與蠶種,在織娘那裏套出了如何製作的法門,隻是苦於無地施展,這不就看上了咱們溪窯縣的一塊好地方”
“旁邊的魯先生十年寒窗苦讀,隻是屢次下場不中,至今還是白身,他娶了齊老爺的三女,兩人是翁婿關係,魯先生有一手出色的算賬本事,欲投靠大人做一執筆書吏”
“至於那位石公子,棄文從商後,被石老爺趕出家門,後在京都闖蕩,尤善投資經商,過他手的買賣從來沒虧過,他還有個渾名:點石成金,金不吝”
“石公子與齊老爺的蠶絲生意,須得魯先生在本地時時照看,打通各地節絡,您放心,事成之後,這個數,悉數奉上”
師爺左右各伸出一根手指,對秦琅給了個隻可意會的眼神。
秦琅:“十萬兩黃金?”
師爺被他的獅子大開口給驚住了:“我的大人欸,十萬兩黃金都能敲響宰府大門了,一萬兩金子,不少了”
您也別太貪心了!
秦琅垂眸:是不少。
“齊老爺看上了那塊地?”居然需要一萬兩黃金來平息?
魯先生坐在桌上一杯又一杯的灌自己酒,齊老爺一邊喝一邊瞅著秦大人的臉色,石公子與齊老爺碰了一杯,對這門生意很看好的樣子。
師爺嘀嘀咕咕道:“齊老爺兩年前去下壩村出高價讓村民種植桑苗,養殖蠶種,簽訂了契約,第一年免費耕種,還收獲了大量的錢幣,導致村民跟風,大量養蠶”
“可到了第二年,桑苗種植占據了大半的土地,蠶種又需要大量的桑葉作為食物,桑苗生長成大桑樹需要三年時間,前期小樹苗木的桑葉並不夠蠶種食用,為了爭搶桑葉,各家大打出手,蠶種到後期大量餓死,這就導致了貪心的村民不能按期交付足夠的蠶絲”
“契約時間到,村民違約在前,不僅需要支付齊老爺免費交給他們的桑苗和蠶種,還要支付大量的違約金,為了還債,村民隻能變賣田產地契,賣兒賣女”
“齊老爺大善,隻收了村民的地契來抵債,還與村民簽訂了勞作契約,村民繼續在原來的土地上種桑養蠶,隻是這次卻成了齊老爺的打工人”
聽完事情全部的秦琅感慨:這不就是典型的打斷你的腿,再給你一副拐杖,你還得謝謝我?
這件事情裏,齊老爺自始至終都是一副好心腸的大善人,他到了窮苦地方,感歎農民種田辛苦,給了他們一個發財致富的好方法,卻同時挑起了農民的貪心。
窮人一旦乍富,沒有及時守好心態,往往人財兩空!
齊老爺就是利用了他們人性的貪婪做局,不止是白得了一個善人的尊崇,更讓人悉心照看了兩年即將長大的桑樹林,等他收回桑樹時還拿到了大量的土地和廉價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