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10點起床,開窗戶,風吹過,很舒服。看來還是應該早睡早起,這樣能避開午夜的孤單寂寞,陽光能給我好心情。

周五聽同事如何把錢交給妻子,發現女人才是最大的消費,怪不得做生意講究賺女人的錢,女人有錢而且愛不合理消費。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是賺錢的。

或者說,成年後是賺錢的。

以前沒在年輕的時候,追女孩,錯過了女孩最真摯的情感,現在隻能麵對更深的心靈,更會掩飾缺乏真感情的心靈,而且花費非常大的代價得到這些。……所以我喜歡小女孩吧,真感情,容易滿足。

剛剛爸爸過來拍我屁股,向我要錢……我跟他說過好幾年了,不要拍我屁股我很反感,但他還是拍。向我要錢,每月都要給父母我收入的1/5,然後我存30%。剩下50%的錢。卻現在還沒有辦上網絡,無法在單位用網絡,也沒錢買網絡考研課程……真是舍本逐末。

寵物能賺女人的錢,要想賺她們的錢,好的外形,幹淨,溫順,照顧她們的情感,體貼,可以被發脾氣,能保護她們給她們安全感。

《愛與狗同行》她母親和她講,“要不是因為你,我就不會嫁給你爸爸,也不會如此痛苦。”……媽的真坑人,自己婚姻失敗痛苦,卻怪罪當時還未出世,或者還年幼的女兒,讓她產生終身的壓力。我父母也這樣,真惡心。她說她的狗從來不記仇,有時候對狗不好,打它,但也不記仇。

然後第二小段的故事,講述了,一女孩,媽媽離婚,不想讓人知道,雇傭保姆養孩子,見別人就說女兒是死去姐姐的孩子,深深傷害了這個小女孩。然後給她的狗做葬禮

第三段故事,是一個流浪漢,很年輕,很幹淨,隻是不與人接觸,不工作,撿盒飯吃,天天看看書報,睡在大橋下,天天領著狗,包起狗糞。感覺我在大學裏麵就有點像這個流浪漢。很多時候,沒人陪伴,自己吃,自己玩玩電腦。

第四段故事,一個50歲左右女人,和丈夫離婚,養一隻流浪狗,四目相對一瞬間就決定養它,陪伴一個有婦之夫,他癌症也照顧他,最後治好了。

第五個故事,黃貫中……誰?和他的許多狗,原來影片的背景在香港,17歲他的第一隻狗死的時候他哭,護士給他紙巾。

第六個故事,一個歐美女人,的狗在野外被發現,警察說要先取證,她說先就醫否則控告警察虐待動物……然後發現還有救,救活了

第七個故事,另一給歐美女人,給她的狗滴眼藥水。她收養了20多隻流浪狗和棄養的狗。

第八個故事,一個香港40多歲的女人,自費建立了一個狗場,每天上班,下班後花3小時照顧這些狗。說會自力更生,不會跟人要錢,否則會覺得很羞恥,說到這她哭了……

第九個,一男人收養很多狗

第10個,一女人養了100多隻夠,他老公奔潰

……總之,這些狗,寄托了這些人的感情。但是這事是壞事,浪費了極大的社會資源。狗活,有些人卻死,狗活得好,人活得差。免費的飲食,照顧,醫療,葬禮……為什麼狗,就能區別於其他動物,爭取了我們這麼多社會資源,不像雞鴨鵝魚豬牛羊,被我們屠殺。我想最重要的區別,是狗有高超的社交能力。它就像一個社交高手,能給人類,特別是社交不好,心靈受傷,需要人陪的人類,以陪伴。然後我們給它吃喝。有些人也做著這樣的事,比如“幫閑”文人,情人,隻是不光提供陪伴,也提供其他價值。比如文采和se

x。

我就是欠缺陪伴價值,目前隻是在做工具。想想狗的花銷多大,如果有陪伴價值,我就能賺到這些錢。

小孩有時候提供的也是這樣的陪伴價值……我小時候也被父母用來發泄脾氣,甚至現在父親喜歡拍我屁股,……即便我很討厭,多少次地跟他說,但是他依然固我。我還能呆在家裏,是因為我從父母那取得了很多價值,在外麵住,我需要租房子,花費很大。在單位住,還得麵對單位許許多多不喜歡我的人,而且也太怪異了,和大家不一樣,完全沒有社交,而且討厭父母。……我不敢承擔這樣的壓力,雖然了解我點的人,很容易知道這點。去石油大學住,很好……但是還在學校的老同學,其實並不希望我住那,而且即便住他那,也隻還剩2個月。以後想住,房租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