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氏舊屬共扶遺孤 山寨高層初議國策(一)(1 / 3)

上節說到王幹帶了楊克民等三人去了楊彪軍營,同楊彪商量招兵的事宜。楊彪對王幹道,“我已經同付鈞商量過,這次招兵的事情就由你全麵配合他。你的人我會安插到我的軍營裏邊作為教習,到時讓他們各自帶人去訓練就是。。你現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先去黃州總兵府看一下。畢竟那王震是你的堂伯父。你如果能夠取得他的支持那麼整個黃州地界就是你王幹的了。”

“黃州那邊的招兵工作是分成兩個部分的,一個是由知府衙門這邊出麵,另一個就是總兵府那邊。你要想好人員怎麼分配。而你要挑選精英的事情,我已經有了安排。我已責成你鄧超師哥他們去現有的士兵裏麵挑選,以後新人來了再接著挑就是。我也讓他們暗中調查那些士兵的出身出身。隻要身世清白,苦大仇深或對清廷不滿且有一定的武功基礎的都可以挑出來,然後再加以仔細的審查。最後確定下來的人就秘密地送到你天堂寨那邊去。”

“多謝義父!”王幹對著楊彪鞠了一躬,“我那邊讓魏羲他們去訓練,爭取培養出一批將領來。”

這裏兩人計議一定,那邊付鈞也已經挑好了征兵人選,他帶來的人隻是起個監督作用,具體事情還得楊彪這邊的人來做。王幹陪同付鈞吃了了中飯。

桌上付鈞頻頻向王幹敬酒,拜托王幹要多多關照,兩人精誠合作,共同把這一次征兵工作做好。王幹爽快地應了。

王幹吃完飯突然想起了一件很要緊的事情,他跟二人打了招呼以後,立馬就回天堂寨那邊去了。而楊克民等三人就留在了楊彪這邊。

是什麼事讓王幹如此著急呢?

王幹的爺爺王思學是形意拳北派的掌門人,曾是出家的道士,後來還俗了。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王思學帶領道教人士奮起抗日,後被我黨收編,最後做到八路軍的旅長。

從小受爺爺的熏陶,對道教很感興趣。他認為,中國的道教講究無為,但並非什麼也不做。降妖除魔濟世積德就是道教的宗旨之一。道教還講究除暴安良渡世修仙,因果相巡最開始也是道教的說法隻是後來被佛教剽竊了。

王幹認為道教完全可以和伊斯蘭教一樣把聖戰加入教義,以清廉為民的政府和民眾為守護對象,平時入世,傳教健身,行醫救苦。教徒之間開展合作互助,甚至可以政教合一。這也隻是王幹簡單的想法,他要回去同張帆一起商量,定一部新的道教教義出來,然後把它傳播開來。利用他籠絡百姓。

王幹從小跟隨爺爺練內功,後來國內興起了氣功熱,王幹也加入了中國氣功協會,他又修煉了龐鶴明的中華智能功。他對這個氣功很感興趣,特別是智能功的組場治病,他非常看重。因為他修煉了二部功之後,曾跟隨師傅們一起去給好多的病人治過病。他親手治療過一個偏癱20多年的老紅軍,在他的用氣功引導下,老人扔掉拐杖直接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並且走了十幾步到王幹身前。

所以王幹相信氣場是真正的存在的,而且這種氣場應該是一種精神力場。他通過氣場的能量,利用精神力,強行打開已經閉塞的神經通道,從而指揮肌肉運動和氣血運行。

王幹回到山寨以後,立馬聯係了張帆。兩人開始討論新教義的問題。其實基本上是王幹在說,張凡在記而已。兩人經過一天一夜的討論,終於確定了新的道教教義。

他們又通知韓麗萍和朱標過來一起研究了一下,最後定稿,後麵由龔叔剛抄寫。恰好楊愛君那裏帶了一盒複寫紙,所以隻用了一天的功夫,就有了二十份。

王幹又把又把張明和孟凡香喊過來,一起吃了中午飯。張明兩人一直就跟著王幹,他們也修煉過智能氣功。王幹便派張明,火速帶著兩份新教義去追畢方智。讓畢方智在建情報係統的時候,順便傳播新教義。這才有了張明的丐幫之行。

張明追上畢方智的時候,畢方智也剛到武昌不久。他買下一個酒店,還未來得及整修。

原來王幹離開黃州府以後。畢方智就3帶人往武昌趕去。在路上,他接到王幹的電話,便把孟凡友派回了山寨。這下他便隻剩下了五個人,他想,武昌是一個重點,他準備放兩個人在這裏,從而輻射整個湖北。如果每個州都安排一個人的話,單憑幾個同學是遠遠不夠的。

畢方智接到張明後,便按照王幹的吩咐,讓張明和房海峰來負責武昌的工作。 酒樓的名稱按王剛的吩咐,仍然稱作中華大酒店,隻是加上了武昌分店二字,黃州的也改成了黃州分店。他打算在武昌幫張明把一切安頓好後,就去宜昌。因為他還關注著軍餉的動向,估計再有三四天就該到宜昌了,因為押運軍餉的大船剛剛過了武昌。在跟王幹通話的時候, 畢方智也把這一情況向王幹做了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