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方智的消息傳出不久,他便收到了王幹從山寨傳來的道教新教義。道教教義是王幹專門委托丐幫的人送過來的。有五份新教義,還有王幹的一封信。
畢方智仔細地讀了王幹的信,他覺得王幹的很多想法非常得好。而且王幹派來的教員也在路上。這也是張帆他們培養的第一批道教的信徒,武功跟氣功都說得過去。而且,王幹和孟凡香還親自傳了他們組場治病的方法。並且,王幹在給畢方誌的信上也寫了這氣功的修煉方式。
王幹把道士修行分了等級。出家修行的最開始是道徒。第二是道員。第三是道士。以後是道師、道宗、高功、法師、煉師、真人、天師。天師便是人間修煉最高的層次了。
王幹也把信教的群眾劃分了層級,一般人稱為信眾或者是信者。能夠修煉一部分功法的人叫居士,修煉再高深一點稱教員或修士,後麵還有教士、教師、教宗,教宗為世俗最高一級
王幹信上還說。讓他全力傳播道教的新教義。他後麵再給畢方智派一批傳道人員過來,有一個道師帶隊。他告訴畢方智,以後每個點可留一個道士在那裏傳功傳道。道師,他可帶著一起,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可以組場給信眾治病。通過這樣的方式,新教義可以傳播得快一些。
因為王幹有組場治病的經驗。組場治病也非常有效果。在王幹看來,隻要眾人心齊,意念隨著組場人地引導而動,那麼治病就絕對有效果。他常用的一句話是心誠則靈,你相信就靈,不信就不說了。
沒有效果的人,可以懷疑自己是心不誠。畢竟人的心思動念太快了。這就是把握人的心理。畢方智有點激動,他覺得如果一起傳播道教的話,他的信息網會好建許多。
王幹也要他也抓緊時間修煉,爭取自己能早日組場治病,王幹也附上了組場治病的程序。畢方智看了,他覺得王幹這一步棋走得很對。
因為人有了信仰,才有動力。毛爺爺有句話說得很好,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什麼那麼多的革命先烈都能扛住敵人的嚴刑拷打?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所以戰勝了身體的痛苦。
畢方智在收到王幹的信以前。這邊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搞定。冉天儔給他弄了一座非常好的酒樓,就在縣衙的邊上,也與綏德州州府挨著。
但冉天儔並沒有出麵。因為他是官府掛號的白蓮教教徒。隻不過他跟徐天德在當地的威望比較高,所以官府隻對他們進行勒索,並沒有抓捕他們。
碰巧王三槐從宣漢來了達縣。他本來是來這邊向徐天德通報一下,他去給楊彪拜壽的事情。因為他也惦記上了王幹的香煙,想跟徐天德商量一下怎麼弄些來賣。他過來以後正好遇到冉天儔幫畢方智開酒樓這件事情。
他聽說畢方智是王幹的師兄弟,並且是王幹派出來的,他正想著結交王幹呢。所以王三槐對畢方智非常地熱情,他主動提出幫著打通關係,畢方智也樂得有人幫忙,一口答應了。
王三槐在綏德府的威望很高,而且跟達縣縣令劉清關係很好。所以他出麵後,很快房契、地契、客棧執照就都拿到了。
畢方智為了答謝王三槐,便在客棧宴請他和綏德府一眾豪傑。不想跟王三槐一起起來的冷天祿卻跟畢方智非常聊得來,又加上冉天儔在一旁攛掇,冷天祿便起了同畢方智結拜的念頭。
徐天德從王三槐那裏了解了王幹的一些情況。他覺得自己的層次恐怕比王幹低了一點,也起了結交畢方智地想法,又喊來了羅其清。
於是,在王三槐的主持下,幾人便結拜成了兄弟,人稱達縣五義。一排年齡,徐天德成了老大,冷天祿老二,冉天儔屈居老三,羅其清是老四,畢方誌變成了老五。
結拜儀式很隆重。就在畢方智新開的客棧,幾人磕頭立誓,飲血為盟。一起寫了結拜詩書,由王三槐簽字作見證。畢方智心下非常得高興,他覺得自己終於替王幹拉攏了一批人。
隻是他忽略了王幹的身份。王幹是王倫的孫子。對白蓮教徒來說,王倫還是有非常高的威望在那裏,畢竟他曾作為白蓮教的教主,最後慷慨赴死,深受白蓮教教眾的敬重。
畢方智收到王幹的信以後。他便把道教新教義拿出來,給王三槐和徐天德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