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石敢當水車發電,王元德劍成出山(四)(1 / 2)

陳豔玲這邊的蓄電池經過這段時間的研製,已經做出了七八台,而且性能都比較穩定。正好石勇做出了發電機,這蓄電池便都可以充電了。

這之前使用的汽油發電機,便封存起來,隻是在應急的時候再用了。但隋彥青依然留在身邊,準備不時地保養一下。

石勇又告訴王幹蓄電池現在可以量產了。而且也可以支持遠程發報機的使用。

王幹非常的高興,他準備出山的時候,帶著幾台走。因為發報機他已經試過了,最遠的距離可以達到600公裏。他們最終是在長江上試驗的,他們用了兩台發報機從長江分開。一個往安慶那邊去,一個往宜昌那邊去。一直到達了宜昌以後,在安慶的電台還能夠收得到。

為此,他還特意嘉獎了陳豔玲,給陳豔玲記了一個二等功一次。有了發報機以後,他們立馬給崇明付廷正那邊送了一台去,並告訴他們暫時用的是五筆打字碼。

對於遠程發報,王幹又想了一個辦法。他使用多台電發報機進行中轉。比如說從山寨發發到九江,九江再發到崇明,這樣連起來就可以越發越遠。

為此,山寨在宜昌設了一個基地。正好宜昌這邊情報係統發展得挺好,那邊開了三家中華酒樓。道教也傳播得也很好,已有信眾近兩萬。

為此,韓麗萍特地讓陳豔玲培訓了一批收發報人員。並給他們配備了親兵和衛隊。

而新研發的蓄電池,每台可以用到半年的時間。王幹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宜昌設立的一個電報的中轉站。他因為要去四川那邊,他想沿路再鋪設兩個,差不多就能連到成都。因為就直線距離來說。成都距武漢也不過1000多公裏。

王幹準備自己出山以後,一路上找合適的地方鋪設中轉地點。所以他準備帶三台發報機。他又讓石勇抓緊時間趕製蓄電池的電極,又在山寨培訓了一批會簡單維修的人員。

蓄電池沒電之後更換電極,更換電解液。那麼就又是新的了。王幹都讓石勇給他們準備了兩套電極,兩倍的電解液,保證出去以後這發報機能用一年以上。而經過石勇的改進。這些設備的體積都不是很大。

這段時間,山寨喜事是接連不斷。帥凝碧那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經陸續刻製出了一些紙幣的模板。現在已經成功地印製出了100元、50元和十元的紙幣。

帥凝碧蹦蹦跳跳地拿到王幹這裏來獻寶。王幹看過了以後,覺得很不錯,無論從紙張還是圖案質量,都感到比較的滿意。為此,他獎勵了刻板的師傅們每人一千兩白銀。給帥凝碧記了一次三等功。

這一塊雖說是帥凝碧自己在挑頭,這當然離不開帥老的幫忙。而新鈔硬幣的模板是在石勇那邊製造。那些早就做好了。特別是有了電機以後。剩下最後一分的硬幣。在利用先進工具之後,一個月不到,便做了出來。

他們用自製的水力衝壓機,直接用白鐵做的硬幣。衝出的硬幣,除了有點毛邊之外,其他的質量還好。但石勇建議還是用銅板製幣好一點。他們又製造了銅板,重壓了一次。又用滾筒打磨去了毛邊。這次的錢幣就像模像樣了。

但是石勇又提出了一個意見,他說這些硬幣印出來做個紀念算了,他不讚成使用這個,後邊還是要用銅錢的好。

因為按照王幹定的兌換比例,一分錢就相當於一文銅錢。而這一分的硬幣,製作出來的成本則要遠遠大於一文錢。

這把王幹也說笑了,他說當時沒考慮到成本的問題。既然這個錢幣大於本身的價值。肯定不能使用,否則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