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上了馬車,一路朝平王府而去,路過珍寶齋時,東方瑾要為姨母選一件禮物,就帶著楚璃走進了珍寶齋。
楚璃一進珍寶齋,就被眼前的琳琅滿目,珠光寶氣震撼到了,怪不得叫珍寶齋,這可都是珍奇寶貝呀,東方瑾為姨母選了一支翠玉的手鐲,翠綠的顏色,水頭很足,晶瑩剔透的光澤,一看就不是凡品。
東方瑾為姨母挑選禮物的時候。這邊的楚璃卻被一隻銀釵吸引住了目光,那銀釵上的一枝木棉花雕刻的甚是逼真,若是散出香味,定能引來蜜蜂,蝴蝶停留其上,楚璃平時並不喜歡戴首飾,小時候娘親也給她戴過一些絹花什麼的,但她自小習武,對那些首飾,女紅並不感興趣,反而是一些刀劍兵器,她很喜歡,看到這精美的銀釵,吸引她的並不是銀釵本身,而是銀釵上那精致的雕刻——木棉花,心中所想是:這需要多麼高的雕刻功夫,才能把木棉花的花蕊雕琢的如此精細。
夥計看到與東方瑾一起進入珍寶齋的客人,在目不轉睛的看著那隻銀釵,急忙過來招呼道“客官看上了這隻銀釵,我給您拿出來看看。”楚璃慌忙擺手“不用不用,我隻是隨便看看。”
那邊的東方瑾聽到聲音走了過來,看到如此精美的木棉花,就連見多識廣的東方瑾,眼神中也有了一瞬的驚喜閃過,看見櫃台裏銀釵的標價是25兩銀子,他知道這銀釵的材質並不值錢,價格就高在了那隻雕刻精美的木棉花上,他也知道楚璃身上沒錢,於是笑著對夥計說道“把這個也給我包上吧!和那隻手鐲一起。”
楚璃睜著一雙琉璃般的大眼睛,就那樣愣愣的看著東方瑾,心裏想著:他買這個銀釵不是送給我的吧?雖然很是喜歡,但也隻能當個物件把玩著欣賞,我可不想戴在頭上叮啷當啷的礙事,而且一支銀釵那麼貴,要25兩銀子,這個男人真是個敗家子。
二人出了珍寶齋,再次上了馬車,向平王府行去,東方瑾並沒有把銀釵拿出來送給楚璃,楚璃覺得他可能也很喜歡那隻銀釵,準備送給他的姨母,但心裏還是有一些小失落。
路上東方瑾簡單的給楚璃講了一下姨母家的情況,原來,這平王在本朝皇上登基之時,是有從龍之功的,當初輔助皇上登基之後,被封為平王,管理兵部,後因長子戰死疆場,妻子抑鬱成疾,便以自己年事已高為由,交出兵權,回封地福昌郡頤養天年,這王妃正是東方瑾的姨母,是東方瑾母親的親姐,及笄後嫁給了當時的平威將軍薛青玉,婚後生下兩子兩女,長子薛成,繼承父誌任杞國威武將軍,前年杞國北邊的契戎國犯邊,帶軍戍衛邊城時,因中毒箭,不治而亡,留下個孀妻帶著兩個3歲的雙生兒子,幸虧下屬部將奮勇殺敵才不致破城,打退敵軍,薛成戰死消息傳回京城後,平王妃一病不起,雖然,後期慢慢有所好轉,但也落下病根,所幸平王薛青玉對愛妻極好,就連妾室都沒娶過,見妻子思子成疾,便辭官回家陪伴,這才使妻子身體好了許多。
楚璃聽了東方瑾的介紹,心裏大概對平王妃的病情有了猜測,隻等進府診脈後再看了,而東方瑾帶楚璃一起來的目的,就是想讓她為姨母診治一番,誰讓她是江風奇唯一的嫡傳弟子呢,而且,這段時間東方瑾也真的見識了楚璃精妙絕倫的醫術,舍她其誰!
馬車到了平王府,門房看見東方瑾,並未進去通傳,就急忙迎了出來,“瑾少爺,您怎麼來了,也沒提前告知一聲,王爺和王妃知道您來,不定得多高興呢……”嘴裏絮絮叨叨的說著話,腿上已經帶著東方瑾二人朝府內走去,把二人帶到廳堂落座後,就去向王爺稟報了。
楚璃進了王府,這眼睛就不夠用了,畢竟,雖然兩世為人,但進王府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可能是因為平王已經致仕的原因,王府並不是特別奢華,但也是五進的院子,過了影屏,就看見了兩邊的抄手直達前堂的待客廳,抄手旁種著整齊的花草,甚是清雅,廳中都是一水的楠木家具,桌椅,花架,甚至門扉都是楠木的,楚璃的眼睛掃過一圈,透過敞開的門,突然看到了內宅門口兩側竟然有兩棵合歡樹,很是驚奇。
這合歡樹,性喜光,喜溫暖,一般南方較多,它也耐寒、耐旱、而且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但是因為它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都不是很高,所以,一般沒有人家會種,殊不知這合歡花卻是一味極好的解鬱藥材。
東方瑾見楚璃兩眼盯著門口的合歡樹出神,眼中卻露出了欣喜的精光,便給她講解到:“姨夫與姨母雖然年歲相差很大,但對姨母是甚好的,他一介武夫聽旁人說合歡樹的寓意極好,便派人尋來,為姨母種在了院中”,楚璃聽到後,忽然想起前世一句話‘愛情與年齡無關!’又趕緊搖頭,把這無聊的想法甩出了腦子,接著說道“我看這合歡樹,並非因為它的寓意,而是因為它的花,合歡花味甘,性平,歸心、脾經,功能解鬱安神。《神農本草經》載:‘合歡,安五髒,和心誌,令人歡樂無憂。’如果王妃的病真的如你所說,那麼,有此花便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