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玥為人是有一份聰敏體貼的,知道黛玉沒了個親生的弟弟,總怕她見著他們兄妹鬥嘴多思,在埋汰過兄長後,她又接著跟黛玉說話,“說起來,我也在外頭去的次數也少,隻在興元府時,見過正月十五的燈會,和端午的龍舟,什麼江南煙雨、亭台樓閣,隻在書中聽聞,還不曾真正見過呢。”

“揚州也有龍舟比賽。”黛玉眼睛一亮,點頭說道。

賈璋見兩個妹妹都不理他,也沒個自覺,隻嬉笑道:“妹妹可要多裝著銀子,江南富庶,為兄帶你們一起去耍。”

後頭跟來的趙氏聽了,轉頭從隨行的侍女荷包裏又抓了幾貫銅錢出來,將這錢往賈玥和黛玉麵前遞去。“老三這會說的沒錯,等拜了文昌帝君,讓老三老四帶著你們一起去外頭走一走。”她笑著點了點兩個小丫頭的腦袋,“像你們這樣大的小丫頭,正是多看多玩的時候。”

“嫂子,我們倆的呢?”賈璋耍寶跳腳問道。

“我可不要嫂子的錢。”賈瑋急忙擺手,示意他和三哥不是一道人。

“你倆也有。”趙氏笑道,“都是你大哥的私房錢,你們花了也有人報賬!”

趙氏又給賈璋、賈瑋分了一些,賈瑋剛還矜持,結果聽到大哥報賬,他手伸的比賈璋還快。

兩個女孩兒出門,趙氏少不得多叮囑幾句,“出了門去,黛玉拉緊了你玥姐姐,千萬別跟婆子分開。還有你們身邊的小丫頭,也跟緊了主子,外頭拍花子,最愛你們這樣養的細皮嫩肉的小姑娘了!”

“嫂子放心吧,有我們哥倆在呢。”賈璋賈瑋保證道。

她們都收拾妥當,一行人才騎馬坐車,帶著人浩浩蕩蕩地出了府,往著文昌帝君廟而去。

江南是許多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文昌帝君香火最為鼎盛,附近自發聚了許多居民房屋,還有兩條商鋪街道。

林如海帶著女兒和妻子家的幾個侄兒侄女一起拜了文昌帝君,還好他提前使人來安排,才得了兩個挨在一起的小院子供一行人留宿。

林如海今日來拜文昌帝君,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約了同僚好友二三人。文昌廟裏自然是要論學的,他帶著賈珩兄弟幾個一起前去。

賈珩去年過的舉人,正是需要引薦提點的時候,賈璉也是長袖善舞,即使出身勳貴,可麵對喜好風雅的文人,他也能交際往來,體貼有禮。賈璋賈瑋照著兩個兄長行事,也有三分模樣,平常官宦子弟來往,行個詩令祝酒他們也能說上兩句。可等到林如海與同僚引經據典,談天論地,討論今年二月春闈之時,他們就支撐不住了。

十年詩書雖未白讀,可是在進士舉人這樣深入論學的人麵前,他們可不敢獻醜,待賈珩給他們解圍,找了護送妹妹的由頭,趕緊告退出來。

舅兄家幾子在林府住了幾月,林如海對他們的水平心中有數。官宦子弟,學識能夠撐得起交際門麵,能識得真正有才學的人就夠了。

他也不為難他們,隻留下走科舉一路的賈珩和榮國府繼承人賈璉,放了他們兄弟倆出去。

煙花三月下揚州,春日來踏青的人多。

賈璋一身寶藍色暗紋緞袍,手持一柄白紙折扇,裝作風流公子模樣。賈玥正要笑他裝模作樣,夏日還沒到就帶扇子出門了,沒想到她一抬眼,路上和賈璋做同一打扮的人不少,不由咋舌,同悄聲黛玉道:“江南雖暖,可這才幾月?”

賈璋賈瑋平日被長兄約束著,還未向今日這樣,帶著兩個妹妹,由自己做主在揚州城裏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