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了沒幾日,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正是吃櫻桃的時候。

賈故家裏人口多,莊子上送了兩大筐才將將夠分。

賈故正想著使人再去多買一些回來分給親朋的時候,府上得了興元府另一位湯姓同知的請帖,

他家前幾日喜得新孫,為此,特意辦了滿月宴邀請親朋好友同樂。

說起這戶湯家,那可是出了名的寬厚和善之家。

湯同知之妻,湯夫人是二嫁之身。

她帶著大兒從休妻另娶的前夫家離開,改嫁給當時隻是個離家求學舉子的湯同知。

那時候,湯同知在外娶妻,回鄉之後,怕父母不同意湯夫人進門,還曾騙家中父母,謊稱湯夫人所帶之子,是他親生。

湯家的老父母雖然生氣兒子在求學,卻不告父母娶妻,但最終還是不忍心讓親孫流落在外。隻能同意了湯同知將湯夫人依六禮迎進家門。

婚後兩年,湯同知與湯夫人感情深厚,又生了一子。

湯家老父母隻當二孫都是親生,皆是一樣的疼愛。

要不是數年之前,湯夫人先頭夫家上門認子,竟也是誰也不知真相。

便是如今,養了十幾年的兒子被親父一家認走,湯同知與夫人也未曾生了嫌隙,一家仍是和和美美的在過日子。

當初二姑娘賈瑗議親,賈故本來看好的就是他家。

公婆寬厚,家裏老爺子老夫人也不是挑禮之人,最重要的是,不是拘禮計較身份的人家。

可惜他家那時候隻有一個獨子,與賈璋賈瑋一起混日子讀書,看不出前程來,偏日後需要頂門立戶的,必要娶一個能幹媳婦。

賈故厚顏問了一回,他們竟然看上了長女賈珂。

大姑奶奶賈珂,那是賈故的掌上明珠,與五姑娘賈玥一起養在徐夫人身邊,她被賈故帶著,同賈珩賈琛一起長大,別說騎馬、投壺皆不在話下,還跟著看家護院的武師傅學了一手舞劍射箭,雖拉的不是大弓,可在姐妹裏,也是武德充沛的那個。

那時一有宴請,賈故和徐夫人便帶著她出門交友遊玩。可沒少人私下來問行事大方的大姑奶奶親事。

可惜賈故和鎮西將軍有舊,一早定好了做親家。

眼看大姑奶奶是說不上了,賈故也不想讓人說二姑奶奶的親事是撿長姐剩下的,便打了個糊弄,沒再說起二姑奶奶。

徐夫人身懷六甲,身子沉重不敢輕易出門。然而,同僚家的喜酒總是要吃的,隻能由老二媳婦帶著四姑娘賈玫和六姑娘賈珊一起赴宴。

與她們同去的賈故與賈琛二人則在前院男賓處吃席。推杯換盞,酒過三巡,飯菜也吃了。

就在宴席要散場的時候,湯同知家那個認祖歸宗,且已有六七載未曾露麵的長子竟然進了府門!

小廝剛將人引進前廳,湯家老爺子便激動得熱淚盈眶,就連一向沉穩的老太太也急匆匆地從後院趕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