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不能進來”護士關上了:icu防護大門
“氟酸鈣20,生理鹽水20,腎上腺素在推一支”醫生正不斷的做著心肺複蘇。
而此時帝都第一醫院心電監護儀慢慢的成了一條直線。
華國晚間新聞聯播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70年9月11日,農曆八月初七,下麵是主要內容。”“華國優秀黨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世界足協常任主席,原華國足協主席,華國足球改革第一人王師北於2070年9月11日11時20分搶救無效死亡享年70歲,根據死者遺願,將采用傳統葬禮3天後在其家鄉靴城進行葬禮……”電視上還在不斷播報著這個噩耗。
23:15分,一架隕星級運輸機在8架空天戰鬥機護送下降落在靴城國際機場,而此時機場到王師北老宅路上,數十萬群眾自發矗立在道路兩邊,默默注視靴城的靈魂回家。
9月14日清晨
葬禮在緊張而莊重的氣氛中進行。送葬的隊伍從首都的中心廣場出發,綿延數裏。人們穿著素服,默默地走著,仿佛整個城市都陷入了沉寂。軍隊的士兵們用黑紗包裹著他們的武器,以示哀悼。沿途的建築物上,人們用黑布遮住了窗戶,以示對逝者的尊重。
“爺爺,這麼多人都是看王師北爺爺的嗎”一個小男孩手捧鮮花說。
爺爺:“是呀”摸了摸孩子的頭“今天強大的華國離不開王師北爺爺當年的努力”
孩子疑惑的點了點頭。
全國企事業單位自發停工停產,鮮花店,殯葬用品店早已空空如也。各大媒體主頁變成了灰色,各國自發下半旗致哀,緬懷這個傳奇的教練
14日8時
在寬闊的街道上,一支送葬隊伍緩緩前行。陽光被厚厚的雲層遮住,為這場莊重而哀傷的儀式平添了幾分陰鬱。
他們抬著一口沉重的棺材。棺材被一層層覆蓋著白色的花朵和絲帶,象征著生命的結束和新的開始。人們低著頭,默默地走著,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哀痛和思念。
送靈柩的核心隊伍,皆出華國政府及其家人,這承載著華國政府之初夢想的孕育者,就以這樣的方式,接受大家的膜拜和最後致敬,也將時代由此而向下交接。
近五公裏長的隊伍交織著各色人等,不同思想,多種主張,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王師北先生的敬仰
棺入靈柩,最後一捧土落下,這傳奇一生也畫上了句號。
7日後,王師北兒子王翰願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記者來到了府河楓林小區,他父親從小長大的地方。
這是一個非常小的2室一廳,屋內的擺設十分雜亂,但又充滿溫馨。記者走到精心製作的展示櫃麵前,裏麵懸掛著各式各樣的獎牌,最顯眼的是一個大力神杯的複刻品。
“這是我姑姑和小姨的”王翰願指著說:“她們十幾歲的時候可就是奧運會冠軍了”
又指了指“這個是我父親在2024年為華國贏得的第一個世界杯冠軍,當初國際足協規定獲勝國隻能製作3個複刻品,一個在國家博物館,一個在國家青訓隊,另一個就在我手上”王翰願把獎杯遞給記者,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容
“這個屋子是我爺爺奶奶住的,旁邊的是我小姨和小姑的,你現在坐的沙發,就是我父親睡覺的”聽到這裏記者歉意的站了起來。
“沒事的我父親是個很和藹的人”王翰願解釋道。
“王翰願先生,專訪可以開始了嗎”記者歉意的問道。
王翰願坐到了他父親曾經的沙發床上說到:“隨時可以”
記者:“你覺著您父親嚴厲嗎?對您的成長影響大嗎”
王瀚願想了想道:“我父親其實是個不拘小節的人,在我兒時對我的教育完全是放養式
記者:“您父親在足球指揮上,可以說是世界第一,您有繼承他的天賦嗎。”
王翰願攤攤手表示沒有。
記者:“您孩子今年10歲了,你會讓他從事體育嗎”。
“我父親生前說過他沒有體育的天賦,更適合從事文學科研。王翰願說道。
記者:“您對您父親有什麼難忘的瞬間嗎”
長久的沉默後,王瀚願眼角流出了傷心的眼淚,他起身在抽屜裏拿出了幾本厚厚的日記道:“我父親生前有寫日記的習慣,我想你肯定有興趣”。
記者認真翻看日記的同時,身後掛在牆上的遺像仿佛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