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身為當朝丞相,身份尊貴,又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蕭何和曹參想要拜李斯為師,絕不可能簡簡單單兩句話就將此事決定。

所以今天在見麵商討具體事宜之後,李斯便讓蕭何和曹參暫且回去,等他做好準備,選擇一個良辰吉日,請來四方賓客來做見證之後,再行拜師之禮。

對於此,蕭何和曹參當然是不會有任何的意見。

畢竟對於如今的他們而言,拜李斯為師屬實是屬於高攀,一切自當聽從李斯的安排。

至於說嬴子鋒,他當然也不會有任何的意見,隻要拜師的事情順利進行下去,改良律法的事情再無阻礙,他就心滿意足了。

李斯在安排完一切送走了嬴子鋒幾人之後,也是長舒了一口氣,總算是徹底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他對站在身邊的李由說道:“為父本以為太子殿下是想要在朝堂之上安插自己的人,所以想要用為父來為蕭何、曹參立威鋪路,如今看來,是為父想多了。”

李由點頭說道:“太子殿下的意圖應該隻是改良秦律,廢除苛捐雜稅,讓百姓過得更好而已。”

原本他們最擔心的壞事如今變成了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他們的心情比起前幾日自然是要好上不少的。

李由也終於是可以心無旁騖的前往三川郡任職,不必再牽掛家中是否會有變故。

李斯感歎一聲,說道:“秦律,也的確是有些過於嚴苛了。”

曾經處於戰亂時期,為了維持國內穩定,以鐵血手段鎮壓四方,律法不得不嚴,這是無奈之舉。

但是如今天下安寧,一派祥和景象,也理當適當的放寬律法的要求,給百姓一些喘息的時間,如此,天下才能長久的太平安穩。

所以嬴子鋒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研究改良秦律是非常合適的。

如今嬴子鋒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法家學派自己人來做,那就更加的合適了。

想到這些,李斯不由得又想到了蕭何和曹參兩人,語氣微妙的說道:“為父之後,蕭何可為丞相!”

……

章台宮。

始皇帝正在慢慢的喝著綠豆湯。

這清爽甘甜的口感,實在是深得他心。

嬴安緩緩走來,低聲對始皇帝說道:“陛下,丞相府那邊有消息了。”

嬴政聞言放下酒爵,問道:“事情如何?”

嬴安低聲回答道:“回稟陛下,太子殿下提議讓蕭何和曹參拜丞相為師,丞相已經答應此事了。”

嬴政聽到嬴安的回答,嗬嗬一笑,說道:“這個法子不錯。”

當初在嬴子鋒將蕭何和曹參送到鹹陽時,他就已經猜到,嬴子鋒這是想要以蕭何和曹參來改良秦律。

雖然當時的他對蕭何和曹參的能力抱有一定的懷疑,但是對於嬴子鋒的初衷,他卻是極為讚同。

作為皇帝,他每日批閱奏章,通過那一個個墨字可以清楚的看到帝國四方的景象。

在嬴子鋒橫空出世之前,帝國可謂是民不聊生,亂象叢生,再加上六國餘孽作祟,朝廷必須要以嚴格的律法來約束四方,如此才能維持帝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