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帝國大學的學子們都將各自身上的棉衣脫下來讓給了百姓們,但是眼下的局麵依舊是僧多粥少,不過經過這次的事情,那些依舊沒有能夠買到棉衣的百姓們終於是不再多說什麼,畢竟就連太子殿下都已經把身上的棉衣脫下來讓給他們,他們還能再說什麼呢?
要怪,那也隻能怪他們貪戀在家中的那片刻的溫暖,起床出門的時間比別人晚了一些。
當百姓們都陸陸續續的散去之後,嬴子鋒也回到帝國大學,在帝國大學的宿舍之中換上了一件新的皮衣,披上狐裘,又將嬴碩的皮衣還給了嬴碩。
他看著嬴碩腳上的皮靴,說道:“等到大軍歸來,先做一批棉靴出來。”
他先讓紡織廠製作棉衣是因為百姓需要一件外出時穿的禦寒衣服,製作棉手套是因為百姓們需要一雙手套來保護自己那用來勞作的手,製作棉被是希望百姓們可以在晚上一家人擠在一起睡得安穩一些。
如此一來,這同樣極為重要的棉靴就不得不排在後麵,如果說連同棉靴一起製造,那相應的棉衣和棉被的數量必然會減少。
而可以同時滿足多人需求的棉被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減少的,也是因此,嬴子鋒隻能無奈暫時將棉靴的製作計劃放在後麵。
至於說皮靴,造價高昂,顯然並不是平民百姓可以承擔得起的。
念及此,嬴子鋒又想到了尚城一品這邊的精品四合院的情況。
當初在設計房屋的時候,他就已經考慮到了保暖方麵的情況,相較於鹹陽城的民居,精品四合院無疑是更溫暖一些的,所以他必須要推動一下精品四合院這邊的最後一點點工程,盡快交房。
想到這些,嬴子鋒便站起身來出門,準備再去工地上看看。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在大學商業街的事情也傳到了章台宮中。
嬴安從一側走來,低聲將嬴子鋒和帝國大學的學子們讓衣的事情稟報給嬴政。
嬴政聽說這件事情,輕輕點頭,說道:“這便是子鋒,是子鋒教出來的學生。”
雖然說他很少去帝國大學,但是他卻清楚地了解嬴子鋒在教書時的每一個細節,先做人再做事,這就是嬴子鋒對每一個學子的要求。
也正是因為嬴子鋒對品行的嚴格要求,所以學子們才能在聽說百姓的難處之後自發地將自己身上的棉衣讓出來,讓百姓們渡過這個格外寒冷的冬天。
而嬴子鋒以身作則的表現,更是會在學子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子們永遠記住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銘記做人做事的道理。
帝國的將來有這些學子來支撐,又何愁大秦帝國不能強盛萬萬年?
……
當鹹陽城的一部分百姓們穿上了棉衣,戴上了棉手套,蓋上了棉被之後,百姓們愈發認識到棉花可以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也愈發堅定了明年一定播種棉花的心。
不過未能買到棉衣、棉被和棉手套的百姓畢竟是大多數,在看到別人可以渡過溫暖的冬日的時候,他們自然也渴望著想要渡過同樣並不那麼寒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