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資訊
朱元璋想滅掉日本,劉伯溫拒絕了,他說的話如今都還可以值得深思
檔案館老何2023-09-27 21:08·來自重慶· 快傳號關注
2023,報考[健康管理師]需要哪些條件?多少錢?
廣告 360搜索推薦
朱元璋想滅掉日本,劉伯溫拒絕了,他說的話如今都還可以值得深思
在大明朝的早期,朱元璋一直秉持著雄心壯誌,希望將自己的帝國輻射至整個東亞地區。他曾遣使者前往周邊小國,向他們展示大明的威嚴,並希望這些小國能夠承認大明的統治,年年進貢、歲歲稱臣。這種外交政策在大多數國家都取得了成功,國君們都表示願意接受大明的霸主地位。
然而,當使者抵達日本時,情況卻突然發生了變化。日本的懷良親王對待使者的態度非常傲慢,甚至有殺害使者的念頭。這一消息傳到了明廷,激起了朱元璋的憤怒。他下令整頓軍備,準備對這個小國發動軍事行動,以示大明的威嚴。
然而,在這關鍵時刻,朱元璋得到了劉伯溫的建議。那麼劉伯溫到底說了什麼呢?
在大明朝初建之際,沿海地區成為了一個麻煩的焦點。不僅麵對著倭奴(日本人)的頻繁侵擾,還有一批前朝的叛逆分子,如張士誠和方國珍,因被視為反賊而被判定為威脅大明統治的勢力。這一切加起來,使沿海地區的居民生活陷入了更加不安寧的境地。
朱元璋登基後的第二年,他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向日本發出了一份重要的詔諭,希望倭奴能夠改變他們的侵略行為。詔諭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如果日本選擇繼續抗拒,大明將采取軍事行動來製止他們。
然而,懷良親王對這份詔諭毫不在意,依舊允許日本人肆意搶劫沿海地區的百姓。朱元璋深感憤怒,但仍願意給予日本最後一次機會,因此他派遣了蓬萊官員前往日本,再次商討倭寇問題。
蓬萊官員在日本遭到了懷良親王的冷遇,直到出示了皇帝的詔諭,懷良親王才同意見他。在會麵中,蓬萊官員責備了日本的不當行為,並表達了大明的意願:隻要日本承認大明的統治,願意稱臣,過去的爭端可以一筆勾銷。
懷良親王對此表示輕蔑,提到了曆史上蒙古人的侵略。他以前朝的經曆為例,稱蒙古人也曾派使者前來談判,然後不等談判結束就發動了侵略。他強調,大明和蒙古一樣都是外來者,而他們並不願意成為外來勢力的臣子。
然而,蓬萊官員毫不動搖,堅定地表達了大明的立場。他強調自己是大明朝的臣子,與蒙古人毫不相幹。他的堅定和義正詞嚴的態度最終打動了懷良親王,使他同意向大明進貢,並稱臣。
朱元璋深陷對日本的失望和怒火之中。他本以為日本的進貢意味著和平,但懷良親王的背信棄義卻讓他大失所望。不久之後,倭寇再次肆意侵犯大明的膠東地區,朱元璋再也無法容忍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
於是,朱元璋下了最後通牒,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然而,懷良親王依然保持著他的傲慢姿態,不僅拒絕了朱元璋的請求,還企圖要大明承認他們的地位,將大明視為次等。
朱元璋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安全,已經給予日本三次機會,但日本卻始終置若罔聞,堅持他們的固執立場。麵對這一局麵,朱元璋不得不考慮出兵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