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展上碰到超級大師真跡的情況不能說沒有,但是絕對不多見。
距離上次拍賣畢加索的一組手稿,已經過去四年了。而今年,古典藝術區同台出現兩位古典畫大師同題材的兩幅不同作品,這是會展曆史上極其少見的事情,而且兩位都是大師,兩組油畫都是千萬美元級別的高價。
另外手稿區也有幸獲得了梵高的七張人物素描畫,經過展覽會最專業的團隊一致鑒定,這七張主題內容為“女孩和女人”的人物素描手稿,確定為梵高的真跡,是梵高為畫中女人拉斐爾以及她的女兒所作。
拉斐爾是一個帶著女兒獨立生活的寡婦,梵高曾經被她吸引,兩人有過一段荒唐的經曆,但是聽說過這段隱秘故事的人並不太多,曆史上也沒有出現過這個寡婦露麵其他的肖像畫,所以這個人名僅僅隻是在一些小道消息和傳說野史故事中存在。
當收藏家拿著這七張簽有梵高親筆簽名的係列素描畫來到組委會招商部提出出售,頓時引起轟動,一是坐實了梵高的這段荒唐故事,填補了這段曆史,二是給組委會增加了一個巨大的炒作噱頭,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過來參觀。
這一組手稿,定價一千萬美元,展出第一天就被人預購,緊接著應買家要求,手稿被轉移到一組封閉的玻璃展櫃中,隻允許觀看,不再供人檢驗和觸摸。
張明帶著方蓉來到各種玻璃展櫃前,走到梵高人物素描處。問道:“梵高聽說過吧?”
方蓉點點頭:“嗯,我在江城看到過很多他開設的梵高印象婚紗攝影館。”
張明一頭黑線,還好兩人用中文在聊天,沒什麼人聽得懂。張明正準備巴拉巴拉解釋,看見方蓉眼中一絲偷笑,終於明白過來:“蓉姐~騙人很好玩嗎?還梵高印象呢!還巴黎婚紗呢!”兩人大笑。
張明略微講述了梵高的一生,這是個極易激動而且神經質的荷蘭天才藝術家,他曾經自殘,自虐,和勞工階層打成一片。與房東女兒糾纏,學過透視學和解剖學,考過牧師職業資格證,還曾經因為工作過於熱情被教會解雇,在社會上貧瘠地流浪,是一個相當有才華的天才畫家,擁有極其輝煌但又悲催的一生。
看了一會兒素描之後,張明皺了皺眉,從褲子口袋裏拿出這張高仿的梵高素描圖《普拉西和她的姐妹們》。平放在玻璃展櫃上,與展櫃裏的拉斐爾女士的素描照比較起來。
方蓉雖然不懂鑒賞。但是一個外行人都可以看出來裏外兩張素描圖的相似,從紙張大小,老化的顏色,畫風,用筆,簽名字跡,都是極其相似,越看越驚訝,實在忍不住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張明眉頭緊皺。抬起頭,看看前麵不遠處有展會工作人員,示意他過來一下。
工作人員走過來客氣的問道:“這位先生,有什麼我可以幫您的?”
張明將手裏這張帶有折痕的高仿梵高的素描畫像向前推去,問道:“請問這張和裏麵的那張有什麼不同?”
工作人員看到張明好像不是在開玩笑的樣子,疑惑地接過手稿,鄭重其事的看起來。一驚之下大叫道:“梵高?”
這一聲驚呼,吸引過來幾個參展的收藏家和博物館采購人員,看熱鬧不是華國人的專有習慣,外國人也會因為感興趣的話題圍上來。
工作人員拿著放大鏡和強光手電。搬來一個簡易的鑒定台,然後問道:“這位先生,請問您是否介意讓我初步檢驗一下真偽?”
手稿鑒定在沒有專業儀器時,也隻有用強光手電照射,用棉簽沾專業測試液塗紙張一角測試紙張成分,查詢文獻資料,讓專攻梵高書畫的專業鑒定師來判斷等等手段。
張明看見圍著的人越來越多,甚為滿意,說道:“你們準備用什麼方式鑒定?”
工作人員說道:“這裏條件有限,我們打算隻做試劑測試查看紙張成分。如果先生不放心,可以直接拿到組委會專家組讓他們鑒定。”
張明擺擺手:“沒必要那麼麻煩。像這張手稿一樣的素描畫,我還有很多,數量多到我自己都無法相信,所以對於它們的真偽,我一直很懷疑。”
“嘶……”一群人倒吸一口涼氣,數量太多了?如果是仿品,數量多誰都可以理解,如果是真品,拜托,一個黃皮膚的亞裔男子,雖然一口倫敦腔的英文,但是亞洲人怎麼可能大量持有梵高的素描手稿?
工作人員獲得張明的同意後,將手稿固定在鑒定台上,戴上白手套,擰開酒精和專業試劑玻璃瓶,拿起棉簽開始做準備工作。
張明問道:“請問真假手稿在塗上測試液後,會有什麼表現?”
工作人員沒有遲疑,說道:“真手稿在試劑溶液下會呈現紫黑色,假的顏色很淺。當然了,這種試劑隻是簡易監測手段,更加高效具體的測試還需要在專業機器上鑒定,可以測定紙張的碳十四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