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謝謝jerryw1975朋友的打賞,訂閱就夠啦,嗬嗬~
當事情發展到已經開始質疑世界級古董文物博覽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這種嚴重地步後,沒有人敢輕易發表言論,羅格身為副主席,現在就算是被張明和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等記者逼上了絕路,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羅格示意工作人員收起梵高的《女人和女孩》係列手稿,同時對四周拿著長槍短炮圍上來的記者們說道:“tefaf的實驗室無法同時容納太多的參觀者,所以請大家暫時移步博覽中心的多功能會議室,這些手稿會同時帶到會議室,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接受大家的監督。我相信,半個小時之內,tefaf高層會拿出一個讓人滿意的方案。”
等張明和一幹記者以及剛才看熱鬧的行業資深收藏家們進入會議室後,沒到十分鍾,tefaf的新聞官就在羅格的陪同下過來,給出一個比較公平的建議:“請三家報社的記者,《普拉西》手稿的主人,還有大家共同推舉出來的兩名第三方公證人,一同參與鑒定,這已經是實驗室能夠容納的人數上限了。”
於是經過現場亂哄哄的選舉,英國的《衛報》,美國的《紐約時報》,荷蘭的《電訊報》(荷蘭城市馬斯特裏赫特是展會舉辦地),以及英國的著名收藏家克拉克夫人和法國皮諾家族的亨利*皮諾,都有幸加入到鑒定見證隊伍中。
tefaf隻是一個三十年曆史的國際盛會。但是為了保證他們的權威性,組委會添置了不少精密檢驗設備,在會展中心兩英裏外建有一家研究所。
這七張梵高的素描畫其實並沒有進行碳十四的鑒定,而隻做過一些常規檢查。因為碳十四主要是用在考古學中,尤其是五萬年以內的文物樣品的檢測。碳十四的半衰周期是5730年,梵高的畫隻有不到兩百年的時間,用碳十四放射性碳做檢測,首先是成本不劃算,其次是碳十四鑒定需要取一克以上的樣品,而一張手稿畫是遠遠沒有一克重量的。
於是這七張素描。僅僅通過了一係列的化學檢驗,而不是對外標稱的tefaf檢驗手段先進,所有物品都要做碳十四測驗雲雲。
tefaf這次對梵高素描紙做了一次纖維素測試。也就是將紙張中的纖維素進行酶處理,通過對紙張濾液中的還原糖,紙張的黏度和白度,進行深度分析,tefaf數據庫中有大量的紙張檢驗數據,其中不乏不少梵高的原作真跡的鑒定結果,所以對這七張手稿做過檢測後。得出了真跡的結論。
誰會隨隨便便銷毀一整張素描畫來做一次碳十四檢測?nobo?張明將方蓉送回先鋒設計藝術展區前,像哄小孩兒一樣將她托管給其他的同事們。笑眯眯的說道:“乖乖的待在這裏別動,等我回來後,一定給你帶一份絕妙的禮物!”
在tefaf內部,最高領導層正在緊急協商。最初的纖維素測試,是由鑒定專家確認之後直接送到實驗室進行確認性測試,也就是說,手稿99%是可以確定為真跡的,纖維素測試就是為了保證那1%的不確定性。可惜今天在現場,手稿的表現極其詭異。當初要是以這種表現送到鑒定組,第一輪都無法通過。所以鑒定團隊的帶頭人願意以人格擔保,絕對不會出現這種烏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