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皓轉頭就向門外走去,望著天空中遊蕩的白雲,想著這兩年的林林總總,有些事情仿佛已經有所改變,但是有些事情還是按照夢中一世的曆史軌跡發生了。
譬如說朱元璋占領集慶府,占領了這個地方之後,才讓朱元璋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本。同時更加令張皓不安的是,在夢中一世。郭子興不斷地打壓朱元璋,壓縮他的實力。
而在目前發生的情況來看,郭子興似乎已經將郭家托付在了朱元璋的身上,要不然這次攻打集慶府,也不會對朱元璋委以主帥的重任,而世子郭天敘隻是一個副帥。
在郭子興的重用下,朱元璋更加如虎添翼,順利地拿下了集慶府,同時各路名臣武將歸入帳下,仿佛是冥冥中的指引,諸如李善長、宋濂等文士,還有常遇春、徐達、廖文忠等武將已經悉數歸於朱元璋帳下,其爭霸天下的班底已然形成。
雖然張皓利用飛龍密探和徐義的內衛,對郭子興與朱元璋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好像郭子興越來越信任和重用朱元璋。
特別是聽說郭子興已經病入膏肓,郭子興一旦逝去,無人壓製的朱元璋必定一飛衝天,迅速成長為一方諸侯。
所以張皓一定要抓住盡可能的機會,削弱和打擊朱元璋,從而在雙方此消彼長之下,能夠為未來的競爭多上一份勝算,此時不正是最好的機會嗎?
雖然是“佯攻”,我說你是“主攻”就是“主攻”。
僅僅半個時辰的功夫,王越就將第二護衛營整頓完畢。
張皓親自帶隊,命令將所有代表周軍身份的旗幟收起來,悄悄地出城,打槍的不要。
一聲令下,向城外衝了過去。
朱元璋注視著城內的一舉一動,剛剛讓常遇春試探,也是存了心思,萬一是“友方”,還有緩和的機會。
但是隨著地麵上的震動越來越響,明顯城內是有大批的部隊在調動,以朱元璋對鎮江守軍的估計,這種腳步聲絕對不想隻有五千守軍的元兵才有的動靜。
常遇春也有了一方大將的警惕,看到城門大開,城內的軍士猛撲了出來,果斷帶著隊伍,向後方退去。
不管是友是敵,為了避免誤傷友軍,部隊都會有明顯的旗號做標誌,好讓雙方能夠區分。
或者是攻擊方出陣之後,擺好架勢,說句幾句“現在求饒還來得及”的場麵話,再發動攻擊。
但是對方明顯不按套路出牌,沒有旗幟,更加沒有顯而易見的標識,出城了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對著他們就是猛撲猛打,一路衝殺過來。
朱元璋看到城內之兵湧了出來,連忙派出預備隊前去接應常遇春,但是雙方在電光火石之間,已經交上了火。
張皓隻是身著普通將校的衣服,一聲不吭,抓著對麵往死裏打。
常遇春一麵組織抵抗,一麵朗聲喊道:“我乃濠州朱元璋將軍座下指揮使常遇春,敢問對方高姓大名,可否通名,某的長槍不殺無名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