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珍去世之後,無論是張士誠,還是張皓,亦或者是整個大周的軍民,對呂小九都有著非常高的期待,因為他的父親叫做呂珍。
在潘元紹離開高郵的時候,張士誠暗示潘元紹多多提點一下這個小將。
潘元紹沒有藏著掖著,將他所有的東西盡可能多地傳授給呂小九,這個學生也讓他非常滿意,他正在如饑似渴地吸收著從潘元紹那裏學來的一切。
至於潘元紹是否擔心呂小九會取代自己的地位,其實潘元紹比誰看得都明白,在張士誠受傷,呂珍去世之後,潘元紹可能是張士誠時代唯一能夠鎮得住場子的重將,所以他隻要沒有二心,潘元紹的地位在高郵動不了分毫。
而新生代的力量,譬如張皓、張士信、王越、張小天等人,雖然已經嶄露頭角,甚至張皓隱隱成為了比肩潘元紹的名將,但是要論穩重和放心,還隻能是潘元紹。
張士誠對他的信任甚至可能超過了兩個兒子,因為潘元紹為了他,背棄了整個家族。
兩人沒有再說話,同時陷入了沉默。這個時候遠方的號角聲吸引了兩人的目光,新一輪的進攻又要開始,城牆上疲憊的將士紛紛打起了精神,又是一場硬仗。
接下來的進攻出乎意外的強勢,雖然隨著時間的推進,方國珍和徐壽輝的聯軍越來越急躁。
傅友德的徐軍也不再保全實力,衝鋒攻城的時候同樣竭盡全力,方國珍所部更是知道,如果這次打不下常熟,那死的就是他們,所以他們這一次都用了“大力”。
隻是這一場進攻竟然有些歇斯底裏的感覺,整個城牆外麵都是黑壓壓的軍隊,四麵城牆之外都站立的敵軍,分明就是仿照張皓在瀘州的攻城模式。
沒有主攻,也可以說所有的方向都是主攻。
等到敵軍整軍完畢,潘元紹還不忘調侃:“今天這是怎麼了?所有的家當都拿了出來,日子是不準備過了嗎?”
呂小九強笑了兩下,城外敵軍的壓力讓呂小九有點笑不出來。
潘元紹道:“就像我剛才給你說的,敵軍突然進攻強勢,一定是在其他方麵出現了變故,戰鬥未結束前,都是五五之數,盡自己所能,想盡所有辦法,堅持到最後,贏得勝利。”
呂小九堅定地點了點頭。
潘元紹拍了拍呂小九的肩膀,笑著說道:“這個南門我就放在你手上了,所有的軍隊和調度全部由你來指揮,堅持到最後,能做到嗎?”
呂小九道:“能!”
戰鬥很快就打響了,南門城下督戰的赫然是方國珍所部的元帥,方國珍的大哥方國璋,而攻城的是方國珍的第一猛將李儉院。
攻城的號角響起,方軍攜帶著重型攻城武器,每個士兵在盾牌的掩護下,慢慢地向城牆進來。
呂小九命令全體人員按兵不動,這個時候弓箭的殺傷力非常有限,徒然消耗掉己方的士氣。
城牆上每一個將士都屏氣凝神,他們也感覺到今天一戰的氛圍有一些不同,就像最終的決戰一般。
混在方軍之中也有潘家的精銳,為首的將領正是潘家的神箭手潘禎,他們已經得到了揚州陷落的消息,如果不能第一時間拿下常熟,他們這支聯軍必將麵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徐壽輝可以撤退,他還坐擁江西、湖北等地,地盤廣闊,兵力眾多,張士誠一時半會也沒有辦法拿他怎樣。
方國珍沒有陸地可以撤退,但是可以往大海跑,雖然享受到浙東的花花世界之後,方國珍一點都不想去吹海風,躺在甲板上曬太陽,但是方國珍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退路。
但是隻有他潘禎,卻是一點活路都沒有。不知道是徐方聯軍中有人故意為之,還是被偶然泄露,偷襲呂珍的罪魁禍首已經傳得整個江南皆知。
潘禎此時又是一頭逼急了的獅子,如果說目前軍中誰最想打下常熟,那麼這個人無疑就是潘禎。
此時潘禎隱藏在甲盾之下,透過甲盾之間的縫隙,看到城牆上手持陌刀的少年將軍,潘禎毒蠍一樣的眼睛盯上了這個少年,他的眼力極佳,從外形不難分辨,這個人就是呂珍的獨子呂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