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聽書人(1 / 2)

一頓飯的時間不長,但名為雲墨的少年在耳邊喋喋不休的絮叨之音,還是讓白霄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

說書的於老伯年齡不小,一頭銀發難掩衰老之相,但仍然精神矍鑠。盡管按照雲墨的說法,這些故事已經被翻來覆去講過許多遍,但於老伯講到動情處,仍然慷慨激昂。

白霄抵達茶館時,說書先生已經說了好一陣了,所以白霄對於說書人講述的故事也就聽了一半。但架不住身旁少年的熱情過盛,害怕白霄聽不懂一樣,淺顯易懂的把故事內容作了補充。

讓白霄覺得雲墨不該坐在這裏,而應該坐在那張方桌後。

白霄對於山下的認知基本上來自師父師叔們的解惑,和藏書閣內無數的藏書,主要是武俠演義以及少數史書。所以,對於說書先生,雖然故事內容半信半疑,但對於這個身份白霄還是相當敬重的。

故事內容大致是許久之前,天地初開,有四把劍孕天地而生,感萬物之靈,幫助還處於混沌之中的世界劃定了規矩。等到天地徹底成型,世界清濁兩分之後,四柄劍就離開了世人的注意,隱於幽冥通宣之地。

四柄劍皆蘊含不世之力,若有人能曆經萬險,得到其中一柄,就能一飛衝天,從此舉世無敵。而其中一柄劍由於居於幽冥之地,清氣散而濁氣聚,含有萬千邪念,僅僅是靠近那柄劍,就會被邪氣入體,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魔頭。

故事講的繪聲繪色,就如於老伯親眼所見一般。對此白霄隻能說,故事過於玄幻,就連他這個自幼沉迷武俠演義的人,都完全不相信,隻當做一個異想天開的故事來聽。

“四劍的故事實在是老掉牙了,而且最初的版本比這要可信的多。”雲墨又開始在白霄耳邊絮叨,他音量控製的很好,不會打擾到其他聽書的人,唯一受苦的隻有白霄。

“不過於老伯這兩天其他的故事都講了好幾遍,這個故事講的少,所以今天才翻出來曬曬太陽。”雲墨端起茶杯,就像個說書人一樣抿了一口潤喉,“於老伯明顯是怕熟人聽過,在裏麵自作主張的加了不少東西,比如那個曆經萬險抵達幽冥之地的年輕人,一聽就是於老伯瞎說的。”

“不過裏麵還是有點嚼頭的,比如那把號稱入魔的劍。”雲墨一臉期待的看著白霄,就差替他問出問題了。

白霄避開他的目光,看著已經有人落座,而且已經被收拾好的那張空桌,後悔自己怎麼就沒狠下心直接坐在那。

“這可是官方記載,在江湖上很有名頭的。”雲墨也不在意,自顧自的小聲說道,“據記載,東原曾經就有一個家族,一夜之間被屠殺殆盡,官府徹查後隻找到了那個已經形如枯槁的犯人,坐在懸崖邊,懷裏抱著一柄劍。”

“自那之後,許多案發現場都有那柄劍的身影。但那柄劍據傳有通幽之能,無法被任何人關押。所以人們給了它一個魔劍的噱頭,有從古籍上查出前人為其留的名字,給其命名為‘碧濤’。”

“據傳凡是靠近碧濤劍的人,都會被怨念所染,墮落成一個十惡不赦的魔王,為禍一方。那麼你怎麼看呢?”

“雲小家夥,你又打擾我的客人聽書了。”

雲墨還喋喋不休時,於老伯已經講完了故事,離開了方桌,下來休息一陣。而雲墨明顯是這裏的常客,於老伯雖然嘴上嚴厲,但麵帶笑意的坐在身旁,明顯是與其相熟之人。

“於老先生。”白霄對於老伯抱拳行禮,姿勢是學著那些武俠演義來做的。除此之外他隻會山門的禮儀,害怕與山下不同失了禮數,也不想有人認出暴露自己的來處。

“唉,不必多禮,天下愛書人都是朋友,我愛說書,你們愛聽書,以書結緣,何須多禮?”於老伯撫著胡須,笑容很是親切。

“小友是有事尋我麼?”於老伯伸手撚起桌上的三枚銅錢,“小老兒在這鎮中說書已久,熟人都知道,有事情找我時就會在桌上疊放錢幣。一般都是兩枚,意味著找我寫些書法春聯之類的,疊放三枚還是這段時間頭一次。”

“是這樣啊。”白霄點了點頭,山下的規矩就是比山上多,以後行走江湖的時候得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