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所有的事物都是謎團,而解開一個謎的鑰匙……是另一個謎。”
——愛默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崇禎年間,各地災禍連年,民怨四起,皇帝昏庸無能,朝中大臣結黨營私,以致於各地農民起義高漲。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占京師,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曆時276年的明朝滅亡。”不遠處,紀錄片聲音透過牆壁回蕩在空曠的展覽館內,館內寂靜無聲。
展覽館有些昏暗,時不時的照進幾絲灰蒙蒙的陽光。在展覽館的右側,有一位老者正沿著走廊走了過來,他時不時的觀看著旁邊館藏的古代樂器。這些古雅的藝術,展現著我國偉大的音樂文化。身在其中,我們還能感覺到它那優美的韻律。這裏是神樂署,位於北京天壇公園的西麵。
現在是下午四點鍾,2008年8月1日。自從老者進入天壇公園以來,他就一直在對表。他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來這裏,而且將要幹什麼。他開始緊握右手的公文包,他等這一天等的實在是太久太久了,他畢生的追求,所有的計劃就是為了這一天,
“該走了”,
他繼續沿著走廊,但此時他的步伐明顯比先前快了許多。他走出了神樂署的正門,往東邊的大道走了過去。
北京的夏天一直很酷熱,可是這會兒太陽已經高掛在西邊,天空隻有些許薄薄的幾朵雲絲。下午的天氣格外晴朗,周圍的樹木襯托之下,現在還有點涼爽了。然而老者知道,這天不久之後就不會這麼明亮了。再過兩個多小時,天空隨之會轉暗,日食就要來臨了。
今天,他的心情特別的激動,雖然這條路他走過無數次,此刻他卻有些忘乎所以了。好幾次,他不得不調整心態,生怕會在這個廣闊的大道上迷失了自己。它可能,真的是有些老了。雖然,很多人都稱他跟同年人相比還非常的健壯,但他知道畢竟歲月把自己催老了。
這裏是三座門,周圍非常寂靜。天真的是要變暗了,他要在18點前盡量趕到那裏,現在已是四點半。老者繼續想著目的地走去——圜丘壇,先人一個神秘的祭天壇,九重之天。
圜丘位於天壇的南端,整個圜丘被一堵的圓形的紅牆圍著,中間是三層圓形石壇,石壇的周圍砌有三重石欄,且上層台麵四周環砌台麵石,中心一塊圓形石板稱“天心石”。整個圓形三層石壇與圓形外圍牆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圜丘壇上有很多遊客,聚在一起非常繁鬧。他們都在等著觀看日食前的景象,雖然他們都知道18點半天壇將閉館,但還是希望能帶多久就看多久。在圜丘壇第三層的西麵石欄邊,有一個年輕的士官已在石圍欄邊正仰望著天空。他身高約一米八左右,留著一頭短發,身著淺灰色的襯衫,下穿鬆綠色的褲子,身材很魁梧。方方的臉型,加上黝黑的皮膚,襯托出剛毅的麵容。他的這種黑皮膚,一看就是常年累月在陽光的曬成的。
這個年輕的軍人叫石浩,26歲,職業軍人。原解放軍北京軍區陸軍特種大隊副隊長,現在暫時為北京奧運擔任奧運安保工作,訓練防恐人員。今天,剛好因為是建軍節,他被允許休假一天。幾個月來,他沒日沒夜的忠誠於自己的職責,訓練著防恐隊員。為了讓全體隊員們更加信服自己,石浩也經常一起接受著魔鬼式的訓練,這讓他受到了隊員們一致的尊敬。
石浩喜歡軍人這一職業,這是他從小一直盼望的夢想。自從19歲高中畢業參軍以來,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就一直沒有離開過軍隊。他決定了,以後還要一直留在軍隊,實現自己的理想,他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軍官,在那裏實現自我的價值,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
在軍隊裏,他學會了責任和堅持。他孝順父母,關心周圍的同伴,對於每件事、每個任務都很認真完成。那充滿自信、沉著和冷靜的外表,更使他充分得到了上級和戰友的信任。但又有誰知他那個未涉足社會生活的心,還停留在對於童年美好的向往,隻不過常常被他的外貌掩蓋罷了。除了他親近的家人和戰友,還真沒有人想跟他開個玩笑。
雖然,今年工作是很忙碌,但此刻他的心情卻異常的放鬆,可能是下午晴朗的天氣,加上天壇空曠的景象,讓他倍加舒緩了吧。石浩看了看手機,現在快六點了,他再看看天空,日食快開始了。月亮漸漸接近了太陽,並和太陽並列在了一起。
“你過來,快給我拍一張,點會兒就來不及了!”
有一個甜美的聲音,在開周圍的耳旁穿了過來,使石浩不知不覺中受到一種莫名的誘惑,回了一下頭,畢竟石浩還是個普通的男性。
在離石浩三米之外,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身穿白色貼身T恤衫和藍色牛仔褲,正在依靠在石欄的旁邊,擺出一副優美的姿勢。這個女人身高一米七零以上,長長的秀發,苗條的身材,年齡大概在二十四五歲左右。她的身材確實是很好,緊身的穿著,更是把她優美、豐滿的身體曲線襯托的淋漓盡致。她長了一張俊俏的瓜子臉,晶瑩剔透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水嫩的皮膚中更透著幾分紅潤。他的她笑起來非常可愛,天使般的笑容,足以讓所有的男性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