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吾鄉(大結局)(1 / 3)

崇禎十七年五月,滿套兒。

正是塞外最美的時候,草甸仿佛綠色的海洋,藍天與白雲,繁花與陽光,讓人全身暖暖的。

山坡上盡是鬆、檜、柏、樺等樹,山腳下有一處莊園,然後前麵就是翠綠如洗的草甸,綠毯似的一直延伸到遠方的高山腳下,廣袤的闊葉林邊。

莊園前的鬆軟草地上,崇禎皇帝拿著報紙愜意的躺在搖椅上,他鼻上架著眼鏡,旁邊的小幾上擺著香茗,一副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悠閑中產階級的生活。

他品著香茗,慢條斯理的觀看報紙內容。

忽然他目光一凝,坐正了姿勢,商議的結果出來了,報紙上刊登了他的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然後是廟號:毅宗。

崇禎帝細細回味,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毅宗烈皇帝,這是對他的最大肯定。

他心中歎道:“朕錯怪他了。”

又有王承恩,諡忠湣,讓崇禎帝很滿意。

他仔細觀看報紙,下麵還有一係列的追封追諡。

楊國柱,追封薊國公,立廟祭祀。

曹變蛟,追封靖南侯,立廟祭祀。

王廷臣,追封寧南侯,立廟祭祀。

劉肇基,追封東平侯,立廟祭祀。

符應崇,追封定城侯,立廟祭祀。

李邦華,贈太保,吏部尚書,諡忠文,立廟祭祀。

朱之馮,贈兵部尚書,諡忠壯,立廟祭祀。

衛景瑗,贈兵部尚書,諡忠毅,立廟祭祀。

蔡懋德,贈兵部尚書,諡忠襄,立廟祭祀。

邱民仰,贈兵部尚書,諡忠節,立廟祭祀。

零零總總,追諡追封極多,又有流賊進京時城破殉節的大學士兼工部尚書範景文、戶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倪元璐、兵部侍郎王家彥、刑部侍郎孟兆祥、左副都禦史施邦曜、大理寺卿淩義渠、錦衣衛都指揮使王國興、新樂侯劉文炳,左中允劉理順等人的追諡祭葬。

這當中還有小插曲,就是京師城破後,當時不殉節的,但在流賊追贓助餉途中被殺,還有流賊出京作戰時被殺的文官武將要不要追封追諡?這事情爭論很大,便是民間一樣是議論紛紛。

最後大都督,終身元帥,東王兼大東國國主王鬥發話:“倘若殉節者與投降者同樣待遇,那還要忠臣義士做什麼?”

他一言定鼎,於是這些倒黴被殺者不給追封追諡。

崇禎帝看著這些名單出神,原以為當時隻有王承恩一人殉節,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忠臣殉義,而且是遍布全國各地。又有流賊進京後投降各勳貴大臣,看到他們下場,本應快意,卻是歎息。

他展著報紙,接下來卻是對擒獲的各流賊、奴賊首領軍將處置宣布。

此次擒獲二賊者不少,名單展布,可謂密密麻麻。

這當中的處理,審判結果中,賊首李自成,奴酋多爾袞淩遲處死。

與之同淩遲的,還有賊將劉宗敏,奴將多鐸,阿巴泰。

吳三桂殺害東平侯劉肇基,引清兵入關,罪大惡極,一樣淩遲處死。

賊官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宋企郊,張璘然等剝皮實草。

奴官範文程、寧完我、納穆泰、葉克書、巴思翰、孟喬芳等剝皮實草。

光時亨,阻礙南遷,致君父死社稷,自己卻投降流賊,還任偽職,罪大惡極,一樣剝皮實草。

方光琛,獻借虜平寇之策,煽動吳三桂投敵,也是導致劉肇基身死的元凶之一,罪大惡極,剝皮實草。

楊少凡,腰斬於靖南侯曹變蛟墓前。

劉澤清,劉良佐,吳三輔,黨守素,穀可成,祖大弼,祖大樂,祖大成,楊珅,郭雲龍,耿仲明,尚可喜,馬光遠,金礪,布顏代,伊拜,恩格圖等人腰斬。

吳祖家所有軍官全部斬首棄市,吳祖家所有家丁全部斬殺。

擒獲的流賊老營兵,擒獲的奴賊滿洲兵全部斬殺。

擒獲的流賊外營兵,內中高級軍官,兵痞,有惡行者全部斬殺,餘者處於十年到五十年苦役不等,願流放海外者,年數可減半。

擒獲的蒙八旗,鮮八旗,日八旗兵,三丁抽一殺,漢八旗與外藩蒙古兵五丁抽一殺,餘者處於十年到五十年苦役不等,願流放海外者,年數可減半。

凡大軍攻入遼東,擒獲的奴賊男女老幼者,滿八旗男丁皆斬,婦女、老人與不成丁者皆處於二十年到五十年苦役不等,願流放海外者,年數可減半。

凡大軍攻入賊地,擒獲的流賊眷屬者,婦女、老人與不成丁者皆處於十年到五十年苦役不等,願流放海外者,年數可減半。

以上者還可觀其改造成效,分別編入忠義營,新附營為國效力。

又,投降流賊並任偽職的百多個官員全部斬首棄市。

又由安北都護府監察部牽頭,天下會審,依律審議處置降官罪行等。不過目前京中缺官極為嚴重,就先所有的京官全部貶三級,責其戴罪立功自贖,恢複秩序與政府運轉。

崇禎帝眼中現出複雜的神情,四月二十二日太子進京,不久登位為帝,改元隆武,明年為隆武元年。

隆武帝朱慈烺拜靖國公,大都督王鬥為東王,封大東國國王,終身元帥,仍掛征虜大將軍印,都督中外諸軍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讚拜不名。

隆武帝還想讓東王兼備九錫,被王鬥堅決拒絕了。

隨後王鬥以韓朝為征東大將軍,鍾素素、高史銀為征南大將軍,征西大將軍,徹底追剿滅亡二賊。

四月二十日的唐家嶺之戰天下震動,靖邊軍二十萬大戰流賊、奴賊一百萬,大破之,流賊殘部在果毅將軍田虎、果毅將軍白鳩鶴等率領下倉惶南逃。

逃到河間府時,被在真定府等待多時的鍾素素在側翼狠狠一擊,他們最後殘留的老營兵傷亡殆盡。

然後鍾素素與南下追擊的高史銀合兵一起,直逼山東。

唐家嶺大捷轟傳天下,軍民無不振奮,悉知流賊兵敗,淪陷各州縣轟然而起,各地殺逐偽官,倡義驅偽防禦使、牧、令,迎接王師,天下群起而討之。

最新消息,山東全境光複,鍾素素與高史銀分別以壽州總兵孫可望、李定國,廬州總兵黃得功等為前鋒,渡黃河西進南下,消滅河南、湖廣、江南境的流賊白旺部等。

而在東麵戰場,奴賊殘部倉惶東逃,快到山海關時,被在遷安城內的楊國柱猛然出城一擊,當場斬殺奴賊貝勒,阿巴泰第三子博洛等人,並收複了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