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鄭和剛進入了燕王府,那時候他還不叫鄭和,而被叫做馬三保。
馬三保隨爸爸姓馬,在阿拉伯語中,shannban聲似三保,指的是八月份出生的寶寶。因而馬三保得字三保。
而燕王朱棣在被朱元璋區別對待時,深刻知曉了這種感受的落魄與淒涼。
同時在徐王妃的關懷與照顧下,他毫不吝嗇地將關愛播散到府內的每一處,朱高熾和朱高煦自不必提,都是他的心肝寶貝兒子。
對待鄭和,他也是關懷備至,絲毫沒有因為三保的宦官身份就看他不起。
他還鼓勵三保學寫字多讀書。
閑暇時,朱棣會找來三保和他聊天,他偏愛三保說的海洋故事。
原來三保的原祖是從西域來到雲南的,而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航海到麥加去朝過聖。在被明軍收服前,三保從他的父親口中聽說了不少發生在海上的故事。
朱棣身處北方黃沙地帶,關於海洋,他隻能從書本上得到些美妙綺麗的幻像。
因而他時常被鄭和所提及的大海所吸引。
但朱允炆即位以來,朱棣不僅要麵對外患隨時會來進攻的北元,還要麵對內憂,不知何時削藩會削到自己頭上,關於大海的想象也被他拋之腦後了。
如今他隻想保妻兒平安,但多年的打仗經驗告訴他,示弱隻會讓敵人得寸進尺。
湘王自焚之後,他知道如今自己已經退無可退了。
朱棣開始了自己的準備工作,他招募了大批的強壯士兵,並定點定時進行軍事訓練。
而單有士兵是不夠的,他還需要兵器。
但是如果組織打造兵器,一定會有很大的動靜,到時候驚動了朝廷,朱允炆就有理由來剿滅他了。
聰明的朱棣建造了一個很大的地下室,周圍豎起圍牆,同時在此處開辦了多個禽類養殖區,雞鳴鵝叫此起彼伏,因而地下室裏的敲鐵煉器的聲音外人無法察覺。
建文元年三月份,依照規定,新帝登基,藩王應入朝覲見。
朱棣為了不被當朝的官員抓住對建文帝不敬的把柄還是選擇去了,而當日主張先滅朱棣的齊泰雖然極想趁此機會將朱棣拿下,但眾目睽睽之下沒法子找出他的問題,同時建文帝登基之時不宜生事。因而朱棣最終能夠安全回到北平。
四月,朱棣前腳剛回到北平,後腳五月份太祖朱元璋的忌日就要來了,按禮製他應該再去一次京城。
但朱棣第一次離去的時候,徐王妃和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就很擔心父王的安危。
他們和朱棣都敏銳地感覺到如果這次朱棣再去,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因此朱棣回來後便向朝廷稱病,並且後續消息是病越生越重,甚至已經傳成了病危。
但朱元璋的忌日畢竟一年隻有一次,你不去,總要派些重要的人過來吧。
這時朱棣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都表示自己願意替父親前往。
朱棣心上非常不舍他們,但單派一兒怕他們在京城沒有照應,如今將三子一並派出,除了表示自己對此事極其看重之外,還為了告訴朝廷,自己絕無異心。
但建文帝真能如他所願放過他的三個孩子嗎?他的三個孩子也能如他一樣順利離開京城嗎?那麼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